3)第7章 名士_大明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约;柳如是嫁给了钱谦益,陈圆圆和董小宛钟情于冒襄,李香君与候方域比翼双飞。

  这些个青楼女子,不过是这些贵公子的枕边客,不过双方一拍即合,不过寻常人家,也入不了这些女子的法眼。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没有几分才华,谁也不敢在这些奇女子的香闺出没。不过寻常人家,也不会懂得这些雅事,更不用说诗词风流了。

  这些女子也许有才有德,可她们所委身的这些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男人们,个人节操,自有史书记载。

  顾横波嫁给的江左名士龚鼎孳,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崇祯七年进士,官兵科给事中。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后,为直指使。清军入京后,迎降,迁太常寺少卿,后累官礼部尚书,长袖善舞,三姓家奴。

  寇白门委身的保国公朱国弼,大明第8代保国公,弘光元年,与明朝一众勋臣在南京投降清朝,封三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

  柳如是嫁给的钱谦益,“水太凉”一事千古流传,好在此君还有些廉耻,私下里抗清,算是博得世人一丝怜悯。

  至于卞玉京钟情的吴伟业,“江左三大家”之一,崇祯四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算是有些节操。

  候方域,“四公子”之一,李香君的恩客,上《上三省督府剿抚议》于清山东三省总督张存仁,使得张存仁在顺治八年才水淹榆园义军。

  候方域后回想起自己遭遇坎坷,除诗文一无所成,悔恨不已,又因违心参与顺治八年乡试,认为自己失节于明,便将其书房更名为“壮悔堂”,表示其壮年后悔之意。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37岁的侯方域因国破家亡,复明无望,郁闷在怀和思念李香君,染病身亡。

  至于陈圆圆嫁冒襄不得,不得已委身的那位“古今第一大汉奸”吴三桂,此人的节操,可谓是碎了一地,马里亚纳大海沟或东非大裂谷都填不满。

  算起来,只有“四公子”之一的冒襄,这个浪荡不羁的风流子,清军入关后,隐居山林,不事清朝,全节而终。而他和董小宛的爱情故事,也算是一段传奇。

  在坐之中,“四公子”中的陈贞慧和侯方域列席,方以智因为在京城为官,为翰林院检讨,担任皇子定王和永王的讲官而未能前来。而冒襄去了苏州探访陈圆圆,“四公子”只来了两个,也使得聚会冷清不少。

  “张乾度先生到了!”

  随着外面兴奋的声音传来,大厅里的人,不由自主都是站了起来,欢呼声、喝彩声、尖叫声连绵不断,比起钱谦益进来的场面,还要热闹许多。

  钱谦益心头不快,却也是站了起来,脸上都是笑容。

  一个折扇纶巾的四旬男子走了进来,棱角分明,颧骨微微突出,双目炯炯有神,再配上他异于南方人的高大的身躯,气势迫人,儒雅俊朗,一看就非同常人。

  张溥,苏州府太仓人,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复社领袖,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

  如果王泰在此,或许也会恭恭敬敬,迷弟一枚,因为后世语文课本上大名鼎鼎的的《五人墓碑记》一文,便是出自此君之手。

  称此君一句“海内大家”,也不为过。

  张溥和众人见礼,分头坐下,他看了一下屋中的名士,眉头微微一皱。

  “懋中兄,怎么没有看到伯祥兄?”

  陈子龙字懋中,时人将他和张溥一起,视作复社党魁。至于张溥提及的伯祥兄,则是和王泰在河南开封府晚宴上有过口舌之争的杨廷麟。

  陈子龙参加会试,与好友夏允彝同中进士,房官即为黄道周。夏允彝、陈子龙、杨廷麟三人志同道合,如胶似漆,有名的三人组,却不知为何这次杨廷麟没来。

  “伯祥自河南归乡后,垦荒赈民,躬耕原野,整日里灰头土脸。此次集会,我曾书信于他,被他给婉拒了。”

  陈子龙的话语里面,有一丝说不出的唏嘘。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