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2章 州运反馈,告天下万民檄_我有一本气运天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定州之前,代州就是中原的北部边关,地理位置极其险要。

  阻草原之袭扰,传中原之文化,商道繁荣,却又兵戈不断。

  北境最繁荣的通州陵州,便是倚靠代州为屏藩,这才逐步发展起来,使得天江以北成为中域江南一般的独立大域。

  中央王朝正史记载天下共分五域,为中域、东泰、南境、西蜀、北境。

  由于天元大千世界的高位格,以及人道亘古以来的发展,这每一域的气运足够承载一个王朝。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五域的气运对比完全不是一个等次,比如弱小的北境只能称作北荒,是中域的北方延伸区。

  无论文化经济还是军事实力方面,北境必须由中域帮扶,否则天夏文明难以在北境立足。

  有弱便有强,和北境不同,作为中域外第一个开发的大域,南境气运极盛。

  为保证王朝气运聚集,尽可能延长中域祖龙之国祚,上古时期南境被用各种手段拆分为江南和荆南。

  表面二者一体,实际认同感缺失。

  而真正在天下人心目中奠定江南的独立地位,则是在中古乱世,那时的江南依次出现两大强国,并且均继承吴、越国号。

  每一代的吴国越国,虽很少有成就王朝者,但它们几乎都能凭借江南龙气称霸一时,所建之基业常留名青史。

  就如现在的江南,明明人烟稠密商贸发达,一郡数县便可建国立业,事实是连割据军阀都难见到。

  不是潜龙沉迷江南风华以致怠惰,而是吴越两国崛起,小国军阀难以生存。

  少有的一两个节度使或者男爵子爵,其势力均在吴越交界地带,特意留作缓冲。

  江南四州,两国仅各占两州,王气已然居于天下之先。

  数年前,越国提前一步升格王国,时常在气运大义上压制吴国。

  当时的扬州还剩一个伯国邗国抵抗极为顽强,使得吴国定鼎扬州之路缓慢,吴公寿梦久久无法自领王号。

  只有拿下扬州,才可承继古吴根基,顺利成章称大吴王国。

  为此寿梦不惜拿出大半家底,以二十万精锐亲征邗国,只为全据扬州。

  邗伯尚且称不上诸侯,不过占据的三郡之地皆是扬州精华,两国全力碰撞,整个江南的气运走向都为之牵动。

  王业未立,龙气根基不固,平时难以洞察的吴运之势,在比拼国运的战场上就漏了痕迹,很多术士、观气大师都能看出不少东西。

  比如尚未称王的吴公寿梦,气运龙象居然是一条青鳞蛟龙,蛟爪第四趾萌发,完全不弱于有定梁秦三州供养的大夏鱼龙。

  一州半的地盘气运,足以比肩北境三州,而且其中还有定州这样周柏开发多年的“富州”。

  在潜龙大势最盛时止战三年,全力修炼内圣之功,难道仅仅是惧怕周边邻居围剿?

  光凭武力来说,大夏三年前便已然不惧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