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1章 督府大计,改府设州_我有一本气运天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衙班子的能力水平高,额外经费能发挥更大作用,反哺中央朝廷的气运才会更明显。

  对于一辈子难出家乡的普通百姓来说,地方父母官的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莽莽西北,平沙无垠,蓬断草枯,胡雁哀鸣。

  降雨稀少的西凉都督府,黄沙荒漠是常见之景,是以哪怕这片土地无比广袤,释放奴隶编户齐民后的人口仍然不足八百万。

  想开发大西北,建设塞上江南,解决生存繁衍的问题便是重中之重。

  人族伴水而居,都督府首先选择建设水利工程开发良田,仅大夏工部三年支援建设的水渠水库就达一百二十处。

  其中古凉河疏浚工程备受关注,超过十数万青壮自发参与工程建设,因为拥有十余条支流的凉河是西北生灵最为倚重的水源。

  奈何斗转星移,无论是渺小的生命,亦或是“巨大”的山川河流,在无情岁月消磨下都会慢慢腐朽。

  古凉河类似定州沧澜河,水眼日益萎缩,磅礴的水汽从数千年前就开始无休止的衰败,到如今就连一位正统龙神都无法供奉。

  根据定江龙宫那边的消息,两千五百年前一次旱魃出世后凉河龙宫就空了,最后一位凉河龙王元气大伤回归天江沉眠。

  夏国朝廷有疏通沧澜河的经验,在对凉河疏浚后,更是耗费大力气开渠三百里,以人造运河联通秦州水系。

  这耗费的人力物力无疑非常庞大,一个凉河系列工程支出的气运占据了全国工程的三成以上,但凉河重生带给凉州的意义却无法用一时的损耗来衡量。

  从此以后凉州水脉有了后盾支撑,气运比肩古凉河,源头还可追溯天江,干旱缺水将不再是制约西北发展的拦路虎。

  只是凉河真正复苏并非河道疏浚工程完成,而是西凉都督府八百万百姓的虔诚祭祀,活生生供出了一位新生河伯。

  凉河河伯本体仅为凉河一弱小水灵,机缘巧合之下回应了西凉百姓对水源的祈祷,这才受得香火信仰晋阶水神。

  但如此得来的神位不仅不稳,炼化的神力也无法掌控凉河水脉,水汽涨跌时有暴动。

  同治十二年,夏汛河水暴涨,周柏下达敕封旨意,正封凉河河伯为国家水脉正神。

  西凉都督霍飞光携王旨,率文武百官十数万督府百姓举行大祭,建立河伯庙。

  庙宇开光当天,凉河水势难以遏制几近决堤,河伯金身显圣于洪峰潮头,朝大夏王都所在的方向一拜。

  “吾为凉河河伯,谨奉夏王钧令,安抚一州水脉……”

  西北大地少有的真正神迹出现了,洪峰须臾压平,暴躁的凉河水势变得舒缓,一切重归风平浪静。

  仅仅三日,凉河水位便降至安全线,多余水汽尽皆灌入西凉各大支流乃至水渠库塘等水利工程。

  一时间,荒凉的西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