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71章少数人意见_官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副书记方明很清楚李向东是怎么对自己的,只是他一点不在意。你没必要跟书记计较这些,再说了,你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人家呢?哪一天,他发现你能做事,能帮他出政绩,他还会不器重你?

  因此,方明除了参加一些必须参加的会议就往下面跑,要做事做成事,不能不熟悉自己分管的工作。

  东江市的农口线不生产水稻主粮,主要是种花草,搞养殖,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比如在临市垄断一把刀的朱老板那家集团企业,就是东江市最大的肉类生产企业,不仅生产生猪,还深加工生猪系列食品,腊肉腊肠、肉丸肉肠等。早年,这个企业由三人参股,取名三汇集团公司,并注册了“三汇”商标。该商标风靡全省,其生产的产品,包括生猪肉、深加工的各类食品在全省及至全国超市货架都占有一席之地。

  农口线的人说,仅“三汇”这块招牌就值几个亿。

  农口线的人说,“三汇”是我们东江市农口线的一面旗帜。因为有了这家企业,东江市的农业收入才不比其他地区逊色。

  农口线的人说,如果,没有“三汇”,我们东江市的农业就是一块空白,即使工业发展再快速,也未必会得到省里认可。

  渐渐地,方明也听到一些负面的声音。

  有人说,三汇的肉食产品越来越假,成色越来越差,以前食肉还占相当比较,现在配制的粉和香料比肉还多了,肉丸肉肠里的肉很难有百分之五十的比例。

  有人说,三汇的肉食产品还掺杂有死猪病猪,根本不适合卫生标准。

  有人说,三汇的生猪也成问题,上市前都喂食瘦猪精,一个个跑得比狗还快。

  方明询问食品监管部门:“这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食品监管部门的回答是,像三汇这样的企业,招牌响当当,不会因为这点小利益影响企业的信誉。至于肉丸肉肠成色下降,那应该是企业的经营手段,有的企业肉类成色高,有的企业制作的产品却未必也那么高,这里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或许,正是这种百分之五十的成色,才是三汇的特点。

  谈到瘦肉精的问题,食品监管部门就谨慎了,说:“这个必须了解了解。”

  很快,食品监管部门回话,说:“那些都是不负责的谣传,可能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伎俩,三汇集团根本不存在瘦猪精的问题。”

  方明态度很明确,说:“三汇是我们东江市的招牌,我们不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玷污了这块招牌,我们政府部门必须查清楚事实真相,必须为企业正名。”

  他说,许多事情企业是不便站出来为自己辩护的,越辩护就越说不清,因此,我们政府部门核实后,必须站出来说话,大胆为企业说话。

  他说,许多事情要防范于未然,要解决在萌芽之中。对一些不利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