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四章 解封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人连忙给施肇基又发去电报,明事情已经紧迫到无以复加。

  施肇基曾游历诸国,同时了解印度鼠疫的可怕,在收到电报的当夜,急匆匆来到了摄政王府。

  载沣正在听戏,施肇基便一直在客厅等着。

  听完戏时,夜已很深,载沣挪着步子走出来,看到寥候的施肇基,讶道:“爱卿,何事需要连夜禀报?不会是东交民巷的公使们又有什么幺蛾子吧?”

  施肇基取出李谕和伍连德的电报:“摄政王,哈尔滨急电,如果不能尽快火化尸体,鼠疫无法断绝,每一日仍会有几百人死亡。”

  载沣头皮发麻,怎么又是这事,他回道:“你也知道,一下子烧掉几千具尸体,在我大清从未有过先例。再者,火化尸体,鼠疫就能好嘛?这事须从长计议,再召开会议。”

  开会必然又是互相扯皮,施肇基立刻跪下来道:“摄政王,东北每死数百人,又有日俄两国虎视眈眈。此事关乎江山社稷,如果焚尸后,鼠疫仍不能好转,臣愿承担所有责任。”

  载沣被他逼得有些急,又看他言辞恳切,终于答应:“你去拟旨吧。”

  这就看出载沣这人性格上还是比较软的。

  施肇基生怕他反悔,连夜拟好圣旨,盖章后差人火速乘坐火车送去哈尔滨。

  接到圣旨后,伍连德就让张作霖带着兵宣读后进行焚烧。

  不仅如此,伍连德甚至命令把已经安葬的因鼠疫死亡者的尸体刨坟掘墓,挖出来一并烧掉。

  这么多尸体,光烧就烧了好几。

  就是从这开始,疫情的拐点出现。

  俄国人和日本人也不再坚持,有样学样,开始焚烧尸体、搞隔离。

  新增的死亡越来越少,临近过年时,已经基本清零。

  这要比历史上快了一个多月,死亡人数也少了一万多人。

  过年的前几,伍连德下达了解封的指令。

  李谕正好可以赶回去过个年,但伍连德却并不想现在就走,他还要观察一阵子,并且整理研究资料。

  李谕没必要守在这儿了,能帮着救回这么多条人命,心情已经很好。

  伍连德送别李谕,感慨道:“院士先生帮了大忙,如果没有你提供的物资以及提供的有效建议,伍某的行动不会如此快速。”

  李谕笑道:“我就是个帮忙的而已。”

  伍连德邀请道:“不久后如果举行万国鼠疫大会,院士务必参加。”

  毫无疑问,东北鼠疫的扑灭放在全世界都是个非常成功的案例,清廷已经几十年没有高光时刻了,肯定要利用好这个回光返照的机会,大大宣传一番。

  万国鼠疫大会的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基本都是由伍连德主持。

  如果各位参加过学术会议,一定了解主持者一般是什么身份,绝对的业界大溃

  李谕同样有意在近几年推动伍连德获得诺奖。

  历史上,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