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八章,都爱学习_那一年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涉及的理论和实践反而更好施行,更关键的是不涉及基础科学,不需要庞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撑。

  特别是当下,个人电脑刚刚起步,图形化都没有实现,Windows系统更得四年后才能出现的情况,软件这一块反而大有可为。

  大家的一阵讨论,姜斌也忍不住参与进来,指了指手里的图片,问道“大家觉着苹果公司的个人电脑前景怎么样?”

  “个人电脑?我是不看好的,价格太贵,1600美元,就算美国人一般也负担不起”,张继伟的思想总是活跃的,显然是看了相关的报道。

  “关键个人对于电脑也没啥需求,一般人也不会用啊”,刘建武又点出了一个重点,现下的电脑最主要的就是计算功能,普通人还真没有太大的需求。

  “小刘的这一点,我比较赞同!不过,对于机构来说还是有需求的,个人电脑体积小,方便,至少比咱们学校的DJS-100强多了”

  一圈下来,几人的看法,基本上代表了70年代人们对于电脑的认识,终究有时代的局限性。

  “小姜,你的看法呢?”

  “我与大家的意见有些不同”,姜斌仔细的斟酌的了一下,考虑着怎么与大家沟通。

  “哦,你说说”,在几人的印象中,姜斌一直是个很有想法的人,超越40年的见识和经验能没想法嘛。因此大家听了姜斌的回答,都来了兴趣,曹景行首先开了腔,让姜斌说来听听。

  “如果,我说如果,个人电脑成本要是降到100美元,个人电脑也变得普通人就会用,而且很多工作也能在电脑上处理呢?”

  话音落下,大家仔细的琢磨了一下姜斌的话,大多摇了摇头,觉得不可能。成本下降,他们能够理解,至于普通人用电脑处理工作,简直是天方夜谭。

  “小姜,你这有点异想天开了,个人电脑得变成什么样子普通人才会用?而且除了计算,什么工作需要在电脑上处理呢?”刘建武的话让另两人连连点头赞同。

  姜斌很能理解大家想象的局限性,笑了笑道,“这两个问题,我可以一起回答,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变”字,变得容易,变得普通人一看就会,比如说,电脑屏幕上有一个图形,代表计算,用某种工具点击打开以后输入数据就能得到结果,普通人一学就会;再比如说,再有一个图形,代表写作,点开以后就能打字,然后存到班长刚刚看到的磁盘上,随手就能带走………………”

  姜斌一一举着例子,几人听得非常认真,有些东西一点就透,何况是清大的高材生,瞬间感觉进入了新世界。

  几人不仅能吸收,还能举一反三,张继伟就提出了可以把游戏也放在电脑上,甚至可以给电脑加个天线,还能变成电视,几人越聊越是兴奋。

  最后,所有东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