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初见京城_那一年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北的时候,半梦半醒的姜斌,突然间,被一股强烈的凉风吹醒。原来斜对面靠窗的男子拉开窗户,正要往外跳……

  这可是行驶的列车,茫茫黑夜中,跳下去岂能有命。姜斌立马蹦了起来,死死的抱住那人,身边被吵醒的旅客,也赶忙上来帮忙。

  汉子力气倒是很大,狂躁不安,姜斌狠狠的被锤了好几下,疼的脑袋都是嗡嗡的。

  不大一会儿,列车员和乘警过来了,好容易几个人协力帮忙把汉子弄到了餐车。

  惊魂之余,大家都在询问列车员突然跳车的缘由。列车员倒也见多识广,解释道此类事件在长途列车上偶有发生,车厢严重超载,拥挤不堪,空气混浊,旅客睡眠严重不足,极其疲惫,加上饮酒过量,情绪不佳,此时容易产生间隙性的精神错乱,乃至出现幻觉,失去自控能力。

  姜斌恍然大悟,怪不得一上车,就瞧着那人有些不对劲。

  稍后,汉子被绑了手脚,抬到了通风的卧铺车厢,好好休息了一下。列车员生怕再有意外,几个救人的旅客,也被安排进了卧铺,帮忙照应着。

  姜斌倒是高兴,终于可以摆脱那罐头一样的车厢了,要是坐久了,估摸他也得跳窗。

  天亮的时候,那汉子终于清醒了过来,一个劲儿的道谢,还非得要了各个救人旅客的信息。姜斌是不想给的,举手之劳,又不图人报答,可架不住央求,还是说了他是清大学生的信息,倒是惹得身边一群人羡慕。

  这年头大学生可是精贵,身边这位还是个活的大学生!

  “咣当,咣当……”,溜溜响了一天一夜,列车终于驶进了车站。

  出了站口,姜斌终于感觉解脱了,狠狠的吸了两口气,找了个空旷的角落,伸了伸四肢。

  下车的地方是北京站,就在二环里的位置,隔着不远就是长安街,往西再走一点就是鼎鼎大名的王府井,这是他上辈子出差经常路过的地方,可现在瞧着可是相当的陌生,公共设施非常的落后。

  放眼望去,北京站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建筑低矮,破旧不堪,连简单的窗明几净都达不到,门前的广场坑坑洼洼,连候车厅看上去都像个简易的大棚。

  广场东边还有个特别有年代感的布告墙,残存着不少运动时期的宣传标语,很难想象这里是离天安门只有三四公里的地方。

  不过,1978年的京城虽说有些破旧,但也不是淮阳那个犄角旮旯能比的。要知道淮阳地区一个县也就7辆汽车,而当下京城就有万辆汽车,妥妥的大都市标准。

  看着来来往往的旅客,在消灭最后的十个鸡蛋之后,姜斌也提起他的两件行李,朝着公交站台走去,准备出发。

  公交车站在广场的北侧,这年头公共汽车路线并不多,拢共也没有几站牌子。姜斌挑了个最近去往西直门的路线上了车,京城的公交大姐一如既往的热情,车票也是良心,一趟五分,2000年后都不到一块钱,真真的为人民服务!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