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录取通知书_那一年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次的通知书是亲自送过来的。

  这个年代,上大学还是非常光荣的,意味着鱼跃龙门,再不用穿布鞋,堂堂正正的过上了穿皮鞋的日子。因此听说邮递员送来了大学通知书,立马吸引了大批人群来围观!

  “俊哥,他人呢?”姜斌拉着相熟的知青打听着。

  “俊哥,去给支书汇报工作了,已经着人去请了。”话音刚落,院外就有一群人急急的过来,头前的就是张俊和支书,也许是赶得及,衣领处都不停的冒着热气。

  院中有不少熟人,张俊也是不忘跟大家点头示意。正主来了,围观的人群自然让开了一条道,让人进来。由于跑的急,头前的支书喘的厉害,张俊耐着有些急切的心情,缓步掺着支书进去。

  这是菜园的第一封大学录取通知书,多郑重都不为过。

  在支书和大家的见证下,张俊接过邮递员递来的通知书,手有些发颤,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意。

  “快打开来看看……”,周围的人群七嘴八言的起着哄,满眼的羡慕,这可是大学通知书,有了它,以后就能端上铁饭碗了。

  张俊瞅了瞅边上的支书,支书立马会意,郑重的说道,“打开”。

  录取通知书比普通的信封要大一点,像是牛皮纸,张俊找了把小刀,小心的打开,里面仅有一张信纸,看起来感觉薄薄的。

  在大家的注视下,张俊小心翼翼的捻开折叠起来的信纸,扫了一眼上面的文字,瞬间满脸欣喜溢了出来,嘴都咧的合不拢。

  周遭不少人都看不到内容,心急的往前挤了挤,叫道,“俊哥,给大家念念……。”

  “对,念念……”见有人起了头,围着的人都有些心痒难耐,一起起哄。

  张俊清了清嗓子,举着手中的信纸,“那我就给大家念念”。

  “徽京河海大学录取通知书”,张俊刚刚读了第一行,人群就一片兴奋。

  “是徽京的大学,俊哥,可是发达了”,一同工作的知青不无羡慕,更有甚者,不少村民止不住的叹道,“徽京的学校,出来还不得是个县太爷啊,十里八乡可有依靠了”,越聊越是兴奋,瞬间成了鸭圈,嘈杂四起。

  看着乱糟糟的现场,也只有老支书镇得住,拿下叼在嘴里的烟杆,使劲朝边上的柱子磕了磕,口中喊道“安静、安静……”,人群瞬间没了声音。支书继续指了指张俊,“继续念”。

  “张俊同志,经省招生委员会批准你入河海大学河川系水利工程专业学习,请持此通知书于三月七号学校报到,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日。”

  “完啦?”支书吐了口烟气,有点意外的问道。

  “完了!”张俊肯定的答道,顺手把信纸递给了支书。信上的字数倒不多,也就两三行,不像是手写的,像是油印出来的钢板字,非常的漂亮。

  “水利工程专业,好啊,好啊,上了大学还不忘贫下中农的教育,不枉你扎根农村这么多年……”,支书认真的看了一会儿手中的信纸,开心的说到。

  一旁的姜斌也是有些感慨,张俊也许是他改变的第一个身边人吧,人生已经再不相同了。

  张俊是正正经经考上大学的,与那些工农兵推荐的大学,含金量天壤之别。不知道远在他乡的李永红,听到这个消息会作何感想,是否还会选择分手。那个因她自杀,又活过来的男人,终究有了一片不同的天地。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