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八章,加油干_那一年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第二天,是个数九天里的好天气,没有刮风,也不太冷。天才麻麻亮,不少的社员就起了床,两手拢在棉袄袖筒里,三三两两的往队部大院走去。

  抓了阄,不丈量,也是干瞪眼。于是,不少的社员有些忍不住了,就想第一时间确认自己的土地边界,然后甩开膀子大干特干。

  刘永好早就知道了大家的想法,连夜跟组里的几个干部把丈量的工具准备好,光木制的界牌就准备了好几百。

  八点钟开始,一声令下,二队的社员们乌泱泱的跟着领头的几个,往田里走去。先分的是河心地,从最边上的一号地块开始,副队长和治保员两人拉着皮尺,一人一头就开始丈量起来了。

  主家对于地块上心的很,安排人一边一个的盯着皮尺,生怕少了一丝一毫。

  在一圈人确认无误后,才在主家的允许下,钉上界牌,同时埋下石灰做好记号。然后,记工员在本子上记好,地块长宽,面积大小,然后几方签字按手印,才算妥当。

  姜斌在一旁瞅着这难得的场景,见证着这特殊的时刻,也许这样的情境,几十年也不会再重现了吧。

  正在这头热火朝天分地的时候时候,村东的老王头家,也是热闹的紧。

  自从枣红马进了家门,一家子仿佛多了个焦点,全家人就着牙齿、毛色和腿脚,议论着,品评着,逗着乐子。

  盼娣甚至学着老王头的样子,掰开牲口的嘴,看一看牙口,只见牙齿光泽闪亮,磨损的程度也小,就算她没啥经验,也能真切的看出枣红马正是年轻力壮的年纪。

  松开手,盼娣顺手摸了摸枣红马的脖颈,皮光水亮的令人欢喜,于是高兴的抱来一些加了玉米糁的碎秸秆,让它吃个痛快。

  昨天分完马,回来的路上,养马老倌,特地追上来告诉他们一件事情,“枣红马不仅口小,肚子里还有个崽子,开春就下崽,一个变两个。”

  而且要是好好照顾的话,一个月就能歇过来,连耕地都耽误不了。

  想到这些,盼娣一家对着枣红马更是喜爱,这简直是个大大的福星。

  像他们家这种小户人家缺少壮劳力,能摊一个顶用的牲口,那真是幸运的事情。要知道,农活可不轻省,累死一只虎,也翻不来一块地呀,但有了马那就不一样了,农时耕地,闲时搞搞副业,真真是家里的顶梁柱。

  毫不夸张的说,这只枣红马比家里的任何一个姑娘都顶用。

  因此,这匹马一到了家里,全家人从上到下都是舍不得再让出去了。

  可800块的补偿,却是让家里人犯了难,总不能自己家占了便宜,还亏了别人吧。老王头家虽然穷,可这种事情却不能干,那是得被村里人直戳脊梁骨的。

  盼娣翻来覆去,想了一夜,也没想出辙,这可咋办呢?

  吃过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