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5章 六代机的剩余难题_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局的一个潜在的发展方向。衲

  即通过改变外形,实现飞机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最佳气动性能,

  从而提升飞行性能、扩展装备功能、提供高经济性和作战效能。”

  “这也是我们需要克服的技术,不过这块内容将会由之前负责的人做,

  至于需要的绘图软件与数学几何原理,会有渝高院人工智能所与数学所的教授进行密切合作。”

  第六代战斗机还不能变形也就不配称之为第六代战斗机了。

  现在人才、设备、技术都已经到位,变形设计也是毫无问题的。

  一旁的李院士是负责这个板块的,接过周易的话说道:衲

  “随着智能材料与柔性蒙皮技术的发展,变形技术的实现方式逐渐从F一14变后掠翼采用的机械变体技术向智能变形技术转变。

  智能结构与传统机械变体装置相比,具有结构轻、可连续无级变形、可柔性变形等特点。”

  周易对于第六代机的了解也很深刻,毕竟发布了任务,而且设计又与几何相关,

  故而补充说道:

  “现有及在研变形技术我觉得可以主要针对机翼、边条、舵面等升力面与操纵面,采用以下变体形式:

  (1)改变机翼展弦比、后掠角、机翼面积等平面参数的变形;(2)机翼三维变形;(3)机翼前后缘柔性舵面;(4)机翼主动弹性变形与变形翼梢小翼;(5)自适应变形进气道;(6)其他布局结构变形。”

  李院士对于这个方向研究很深透,与周易相互补充说道:衲

  “周教授说得一点没错,可谓是精辟至极。

  如波音公司F/A—XX所采用的是鸭翼布局,与主翼在一个平面,可以同时实现偏转与前后合并。

  如果要进行格斗,就打开鸭翼,提高格斗性能,而实施巡航的时候,则可以合并为一个机翼,减少雷达覆盖面,提高隐身性能。”

  二人一边说,台下的这个方向的教授与专家用笔与纸开始记录,

  军方的人也点了点头,这些教授专家是真的有东西。

  周易与李院士关于这个问题,

  说了两天才堪堪结束,从理论设计到实验设计,到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的各方面储备知识等,衲

  足足说了两天,才有了一个大致可行的方向。

  第三天,周易与十来个主要搞第六代机的院士聚在了一起,还有几个军方的高层,

  “周教授,今年有机会制造出第一台六代机吗?”

  众人看着周易,目光之中全是期待。

  周易解决了六代机大部分问题,虽然也留下了不少难题,

  但是周易现在又在带着他们开始做了。

  第六代机指日可待。衲

  周易说道:

  “今年看大家进度,我觉得有可能出一个样式机,

  还需要测试、测飞什么的,都需要时间。”

  众人捏了捏拳头,准备一肝到底。

  今年一定要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