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0章 离壳希格斯玻色子产生的证据!_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了。”

  周易连忙问道:

  “宽度多少?”

  牡丹说道:

  “希格斯玻色子总宽度约为((4.6^+2.6)_-2.5)MeV,

  这个值无法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直接测量获得,因为实验分辨率约为1GeV,数据给我们的就是这个最佳的结果。

  这里的+2.6和-2.5MeV分别为其上下不确定性。

  这个值与标准模型预期一致,对应于180yoctoseconds的粒子寿命(1yoctosecond为10-24秒)。”

  周易说道:

  “那这并不能发现新的物理学,但是这份数据就很有意思,至少能够在science或者nature上发一篇重量级的文章。

  还真是可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发现。”

  周易一边看着数据产生图表,一边看着最后的结果,发现好像有些异样。

  嘴上喃喃道:

  “不对,

  我们结合了两个渠道的结果来测量离壳希格斯玻色子产生率与其标准模型预测𝜇离壳的比率。

  观察到的数据与标准模型预测一致,至少这份图形是没错的,因为数据没错,数学方法没错。

  更何况数据仅拒绝了背景假设,该假设假设没有壳外希格斯玻色子产生,观察到的(预期的)显着性为3.2σ(2.4σ)。

  后续的图表也显示了相应的轮廓似然扫描,

  这不就是提供了离壳希格斯玻色子产生的实验证据吗!!!”

  周易在房间大声喊道:

  “我们发现了脱壳希格斯玻色子!!!我的妈呀!还好是物理水平够,不然我错过了一个惊天的发现,差点给别人做嫁衣。”

  周易此刻一脸震惊,已经很难有什么事情让周易如此失色了。

  哪怕是七大千禧难题,周易觉得只要花时间,总会被他解决,但是这个新发现的脱壳希格斯玻色子,

  给了一丝验证新物理学的机会。

  周易说道:

  “牡丹这份数据,在按照另外一种模式运转,好像能够测量出新的粒子的宽度?

  利用胶子聚变和矢量-玻色子聚变产生模式,衰变通道进入ZZ→4l和ZZ→2l2v。再用我们那个多类密集神经网络模型。”

  牡丹叹了一口气,弱弱说道:

  “主人,又要超负荷运转很久了,生活不易,牡丹叹气jpg。”

  周易笑骂道:

  “赶紧的,平时都没有让你做什么,给我好好干正事,未来要是搞出新的很好的量子计算机,给你换个家。”

  牡丹:

  “科大那个量子计算机我就觉得不错,主人要不?”

  周易咳嗽了两声,这人工智障想什么呢,这也敢想?

  估计潘院士,不仅是潘院士,整个科大都得拿刀跟周易比划比划。

  或许还不仅是科大,估计整个徽省的人民都得跟周易比划比划。

  这可是他们最为自豪的东西,周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