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章 一个惊人的结果_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信息。

  顺便把你们的论文发到我的邮箱,邮箱短信将会发给了你们,特别说明一下,附带一下你们论文目前的困境。】

  程序周易肯定懒得写,而是让牡丹直接后台随机抽取。

  用笔记本连上校园网,知网的论文基本都不需要花钱买。

  学校已经全部买下了。

  不多时,周易就抽出了十个人的ID,然后在晚上十点左右,发布了出去。

  中奖的人,全部用短信通知了一遍,确保每一个中奖的人都知道。

  【周神来真的?真要给人指点论文,不怕卢雷二圣的结果?这算不算作弊?】

  【楼上酸了就明说,不要在这里阴阳怪气,周神直接挂个二作又如何,谁又能拿他怎么办,甚至过分一点,挂个并列一作都可以。】

  【我不服,我注册了三个号,三个号都开通了会员,都没抽到我,呜呜呜。】

  不多时,周易邮箱就收了十篇论文。

  这十篇论文之中,以硕士的居多,占据了4篇,博士论文两篇,本科生的论文3篇,专科生竟然有一篇。

  不过最让周易感兴趣的两篇论文竟然跟大气科学与地球动力学两个内容有关。

  是两个研究生写的,都涉及到复杂的数学模型。

  其中大气科学的论文竟然从观测识别、数据处理、天气气候分析预报、商业行业应用四个方面总结了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情况,

  数据充分,光是涉及到的全天空图像和人工标签都400张,

  可惜是预测镁国那边的天气。

  做得倒是不错,就是数学模型欠点火候,不是数学专业的,对于数学差点功力。

  不过就算是数学模型做出来了,编程能力差了,估计也够呛,怪不得寄托希望于自己。

  改改数学模型,至少能发一篇3区的SCI,程序的完成,也不是难事。

  既然周易说要帮他们指点论文,就好好指点。

  绝对不会拉稀摆带,名声一定要一炮而红。

  周易直接把原来的模型改为了深度神经网络云分类模型模型,

  根据这位研究僧文中有的goes-16气象卫星上先进基线成像仪的高时空和多光谱图像数据进行云分类,使用cloudsat卫星上的云廓线雷达和goes-16ABI在镁国连续地区的观测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

  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了多种模拟实验。

  又改了改后面的模型,采用deepctc模型通过简单、灵活而准确的算法可以快速识别云的类型,对高层云、高积云、积云,雨层云,深对流云和高云等多种云型的分类结果进行分析。

  改完之后的周易,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档次不一下子就上去了吗。

  实用性大大的增强。

  然后周易先把这篇论文用科研助手APP录入量子电脑,

  偷偷对着电脑打字,让牡丹收集巴蜀地方的云层、雨水以及最近三十年的气象数据,

  用这篇论文进行一下实践,看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普通的Python爬虫技术都能找到准确的数据,这点找数据与应用的能力,对于牡丹来说轻而易举。

  就算是没有这个人工智能,周易也能自己操作。

  没多久,牡丹通过这篇论文的数学模型,给出来一个惊人的结果。

  让周易难以置信。

  巴蜀地区7、8月将会连续高温,且最高温度会高达46°!

  PS:在看文献,看得头大,知网2;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