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章义行天下的墨子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墨子的平民情结更主要地体现在他的思想主张上。兼爱、非攻的主张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但有多少人悉心体悟过这些口号之下的一颗赤诚之心呢?“爱民如子”之说其实早就为历代有识之士所提倡,但那只是为巩固统治所做的打算,真正目的并不在于利民。而墨子的兼爱思想却独独以百姓的利益为根本。儒家主张“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博爱,包含了一种区别对待的思想;而墨子的兼爱倡导的是不分等级远近、亲疏高下地爱天下所有人,“爱人若爱其身”。墨子执著于兼爱思想,甚至认为,现实社会之所以会有恃强凌弱之事发生,正是因为人们互不相爱。生活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期,墨子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在兼爱思想的影响下,他很自然地提出了“非攻”的主张。

  墨子思想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重要内容还包括“尚同尚贤”、“节葬节用”。尚同尚贤要求天子与百姓上下一心,共同归于天志,实行义政。天子应为国中贤者,而且能够不拘出身,任用贤能之人为官吏,“官无常贵,民无常贱”。上层统治者的生活向来铺张奢侈,其挥霍的资本却是劳苦大众的税赋,对此,墨子十分强调节用节葬。他极力抨击王侯将相之家的奢侈浪费,他认为君主、贵族应效仿古时的三代圣王,保持俭朴清廉的生活。墨子不仅要求平等的生存条件,也要求平等的死亡待遇。他反对儒家的久丧厚葬之礼,提出“衣三领”、“棺三寸”、“生者毋久丧用哀”的丧葬之法。

  墨子的主张里有一条十分特别,即“非乐”,反对音乐等一切艺术。之所以有这样奇怪的想法,是因为墨子认为艺术虽好,但是会使人沉溺其中,百姓耽之则影响耕种纺织,君臣耽之则妨碍处理政务,既不合圣王行事原则,也不合人民的利益。这个主张可以说将墨子骨子里的平民性格暴露无遗。

  古代百姓长期处于无力反抗的卑下地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总是寄托于鬼神,墨子作为一个平民同样有着这种天真朴素的信念。他在主张理性的同时坚信鬼神的存在,因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而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在墨子的观念中,鬼神能够辨别善恶,具有赏善罚暴的威慑作用。

  墨子一生都在宣扬他的平民理想,然而他的政治主张太过乌托邦,没有哪一个追求霸主地位的诸侯国给他提供施行这些主张的空间,墨子的理想以悲壮的失败而告终。然而,失败不是可耻,在众人皆争夺利益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不求私利,唯求为天下之人谋利的墨子,多少使一个刀光剑影、横尸遍野的时代有了一点暖意。墨子心系天下最苦之人,虽败犹荣。

  侠之大者,义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