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章天命如此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香气,指着跪下下面的神巫骂道:“你不是咒骂寡人吃不到新麦吗?看看这是什么!”于是喝令手下将神巫拉出去砍了。

  以为神巫占算不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自己逃过一劫的景公正要吃麦粥,可是突然之间腹痛难忍,只好赶紧去厕所方便。不过,久病体虚的景公双足发软,没能在厕内站住,于是跌入粪池,在里面溺死。一代枭雄就这样可笑又可悲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据《左传》记载,晋景公死后无人知晓,是他身边的一个宦官在第二天清晨梦到自己背着晋景公一步步登上了天,他醒了之后到处寻找晋景公的下落,这才知道国君已经溺毙,于是他从厕所里将晋景公背出来,然后为之殉葬了。

  晋景公死后的晋国局势暂且不提,将目光转向更加宏观的角度,从整个大的局势上分析,晋楚邲之战之后,楚庄王终于将雄踞中原十多年的晋国从霸主的宝座上拉了下来,并如愿以偿地取而代之。然而,晋国虽然一时失手,但其大国的地位并没有动摇。因此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晋楚两国一个南下、一个北上,在中原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长年累月的兵荒马乱带来的动荡形势,让所有诸侯国都元气大伤。

  晋楚争霸中原,首当其冲地就是位于中原的郑国、宋国、卫国等二等诸侯国。据史家统计,在春秋中期的七八十年中,在郑国境内爆发七十多次战争,宋国境内也有四十多次,至于其他小国,数目也不在少数。不仅如此,由于双方轮流称霸中原地区,这些小国的国君只得屈服于强权之下,朝秦暮楚,“牺牲玉帛,待于二境”,轮流向两个大国做小伏低,同时还要遭受另一方的攻打。长此以往,各国疲于奔命,厌战情绪严重。

  不仅小国如此,晋、楚两国也各有内忧外患。晋国一方自晋文公去世以后,后继国君乏力,军政大权逐渐集中在几家有实权的公卿大夫手中。他们彼此争权夺利,内讧不已,极大地消耗了晋国的国力。与此同时,秦国的崛起也让晋国感到了危机。秦穆公称霸后,秦国一跃而为举足轻重的诸侯国,和晋国屡屡发生摩擦。晋厉公时虽然与秦会盟,但秦国并不以为意,反而联络白狄打算伐晋。

  晋国的外患不止于此,晋国仗着自己的优势地位,对中原诸国滥施淫威。晋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晋国为了与齐国交好,强令鲁国将汶阳之田交予齐国,后来鲁成公朝见晋国,晋却以“通楚”为由,将其强行扣押,逼迫鲁成公接受了盟约才放他回国。晋国的此种举动,自然让中原各国大为不满,纷纷“贰于晋”,与楚交好。

  楚国一方虽然雄踞霸主之位,也没有晋国那么糟糕的外交问题,但其内部的矛盾同样不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