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艺术的奇葩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墓中被发现。《凤夔美女》宽20厘米,高28厘米,画在帛上。画中有一位妇女,双手前伸,做祈祷状。她的头顶有一只双翅展开,昂首挺胸的凤,凤的左边是一只正在与之相搏的夔。这幅画上有许多曲线的花纹,使整幅图显得非常灵动,凤身上的曲线使它有了振翅飞翔的感觉,而女子衣服上的曲线使她整个人显得很有动感。

  关于这幅画有很多解释。郭沫若认为,凤是生命和善美的象征,而夔是死亡和邪恶的象征,凤夔相搏是善灵和恶灵的搏斗,凤占了上风,这寓意生命终将战胜死亡,善美终将战胜邪恶。所以这幅画的主题是对生命和善美的歌颂。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这幅画就是一幅“升仙图”,它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含义,画中的女子就是墓主人,而凤、夔都是神兽,可以自由上天入地,因此应该被看做是魂魄升天时的驾驭物。

  1973年,在再次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发掘战国楚墓的时候,考古学家又发现了一幅名为《人物御龙》的帛画。这幅画的正中是一位手持缰绳、身佩宝剑的男子,他侧身直立,驾驭着一条正在向上飞的巨龙。龙的头部向上高高昂起,身体呈舟形,翘起的龙尾上站着一只昂首仰天的鹤。人物头顶上方是一个类似车盖地东西,上面有三条随风飘拂的带子。龙首下方是一尾向前游动的鲤鱼。这幅画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使用金粉的作品。整幅画以简洁流畅的单线条为主,辅以白描和渲染的色彩,技巧非常纯熟,行笔也十分流畅,与国画的特征非常相似。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万兽之首,自古就是中国文化中通天地之灵的神物。所以人们对这幅画的含义没有什么争议,普遍认为它反映的是先民对死后化作神灵、乘龙升天的一种愿望,这是先民关于征服自然,战胜生死的浪漫幻想。按照这种理解,画中的男子就是墓主人,整幅画所描绘的就是画中男子走完尘世历程,乘龙遨游天际的场景。男子气宇轩昂,泰然自若,御龙乘风白鹭相随。这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对生死所持有的观点,灵魂不灭,死只是超脱肉体之外另一种方式的存在。

  除了帛画之外,这一时期的铜器画也非常出彩。随着“礼崩乐坏”的加剧,青铜器中的礼教成分减弱,开始逐渐趋于生活化。目前出土的许多青铜器如河南汲县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鉴、四川成都出土的宴乐攻战纹壶等造型都非常质朴、古拙。虽然造型简单,但是画中的场面却往往非常宏大,而且人物形象也非常生动。当时的画匠已经具有了非常高超的技艺,能够画出艺术水准很高的作品。

  战国时期,人们在音乐、绘画方面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我们的祖先利用自己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

  ()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