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7章毛遂自荐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困邯郸已经一年有余,赵孝成王眼看秦王灭赵国之心不死,认为就凭赵国这些老弱残兵,实在是难以长久地抵御强大秦军的连番进攻。而且秦军为尽快攻克邯郸一再增兵,如此下去,邯郸必招架不住。

  于是,赵孝成王请来平原君赵胜,给自己出谋划策。

  平原君想,唯今之计,只能向其他国家求援了。原本列国在秦国围困邯郸期间,还作壁上观。眼下形势已经很明朗了,秦国要攻克邯郸,非一时三刻之功。但一旦赵国被秦国所灭,则其他国家也难以逃过亡国之祸。

  前面提到,赵国将本来承诺献给秦国的6座城池转而献给了齐国,遂获取了齐国的同情和支持。而赵国刚刚经历了长平大战,元气大伤之下,对其他国家已经构不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所以只要赵国能够派遣使者前去其他国家求援,则其他国家就很可能来援救赵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六国实力不一,眼下还能够称为强国的,除了齐国之外,也只有楚国和魏国了。韩国早已经倒向了秦国的大树之下乘凉,燕国一心经营和匈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只有齐国、楚国和魏国能够为赵国所用。而且楚国和魏国与秦国的仇怨很深,其处境也最危险,因此,这两国成了赵国需要联合的重点考虑国家。

  于是,平原君赵胜决定,首先前去魏国,向信陵君求援。这信陵君不仅才德兼备,深谙当前的国际局势,知道此时救赵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他还和平原君赵胜有亲戚关系。原来,平原君的妻子,正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他们的私交甚密,所以求援一事也就容易得多。

  其次,平原君则决定前去楚国求援。

  此时的楚国,执掌君主大权的,就是楚考烈王,而楚国也有一个名士——春申君。楚考烈王和春申君二人,如果一个是树干,另一个是树枝的话,就恰好展现了强枝弱干的政治局面。当年白起率领10万秦军,以神话般的速度一举攻破楚国的都城,还烧毁了楚国历代君主的陵墓。从此,楚国国势衰微,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受此重创,楚国一直坚持独善其身的军事策略。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后终于有所起色,但绝不会轻举妄动,而且楚考烈王昏庸无能,没有审时度势的能力。

  因此,对于成功说服楚国援军赵国之事,平原君也没有把握。他在去楚国之前说道:“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够取得成功就太好了,那样邯郸之围就有希望在短时间内解决;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也必定要想尽办法,即使在华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纵’盟约签订再返回赵国。随从人员不到外边去寻找,从门下的数千食客中选取20人做随从队伍。此行肯定困难重重,但相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