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章负荆请罪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避免受到赵成等人的迫害,他被迫亡命燕国,得到燕王信任,被任命为郡守。赵惠文王十二年(公元前287年),李兑失势,赵奢心念故土,就此回到赵国。

  赵奢回国做田部吏(征收田赋的小官)时与平原君赵胜结缘。

  赵奢为官,大公无私且不畏权贵。当时平原君是赵国之柱石,权倾朝野,但是其家中却有人不奉公守法,偷逃国家税款。为了展现法律的公正性,扫清收税的障碍,赵奢当机立断,杀平原君家主事者九人。一时之间,赵奢成为当时赵国境内鼎鼎大名的人物。

  虽然平原君素有贤德之名,但是赵奢所杀之人,却是赵胜家族的亲人,这不禁让平原君赵胜动了杀机,赵奢见此,便对平原君说道:“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贤,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平原君闻言,不仅没有继续发怒,还对赵奢赏识有加,并借机向赵王举荐赵奢。当时赵国正值用人之际,赵王听从了平原君的举荐,任命赵奢为中军大夫,领数千精兵随同赵王、蔺相如等人,共同赴渑池之约。

  及至渑池,秦王作为本次秦、赵两国君王相会的东道主,自然是热情非凡,特别是赵王初到时,秦王还以国礼接待他,这让赵王不禁在心里泛起嘀咕,不知秦王是何用意。

  蔺相如看得清楚,秦王虽然在表面上对赵国以礼相待,但是在骨子里,却透着对赵国的一种蔑视。此时的秦国对赵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国不过是表面敷衍。可是赵国对秦国却不敢擅自开战,因为秦国此刻已经是披甲百万、战车万乘。赵国在国力上虽然与秦国相比只略逊一筹,但是在军事上则显露出明显的劣势。

  秦王之所以主动与赵国请和,不过是缓兵之计。赵王听完蔺相如的分析,如醍醐灌顶,在与秦王推杯换盏、谈笑风生之时,心中不免生出警惕之意。

  酒到中巡,秦王便露出了其强霸气势,对赵王说道:“本王听说,赵王您喜欢弹瑟,恰好本王这里有瑟,赵王何不弹奏一曲,以助酒兴?”赵王闻言,面有难色,因为赵王若为秦王弹奏,就代表着赵王自认地位低于秦王一节,如果从之,岂不是自取其辱?而如果不从,则会落人口实,说赵王无理在先,无奈之下,赵王只好整整衣冠,走到宴会中间,随意弹了一曲。可是秦王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竟让史官上前,在秦国史书上记上: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宴会,赵王为秦王弹瑟一曲。

  蔺相如见此,自然知道秦王是有意为之,意在羞辱赵国,展现秦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