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章楚国国君的“离经叛道”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秦欲图分裂齐国一事,张仪大做文章,说苏秦表面上为诸国谋利,实际上却破坏合纵国的国家安全。

  被五马分尸后,苏秦为燕国报复齐国,力图分裂齐国的阴谋败露,天下皆知。张仪如此提醒之后,楚怀王开始细想合纵策略,发现合纵家的话与张仪说的恰好相反。

  威逼的话说完了,接着就是利诱。张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仪许诺,如果楚怀王听从他的建议,秦国会派太子到楚国作人质,还会将秦国公主嫁给楚怀王,并且进献一万户的都邑作为楚怀王的汤沐浴。

  天下之人,数张仪最言而无信,楚怀王被利益熏昏了头脑,竟然忘了600里土地之耻。楚怀王曾经信誓旦旦地说只要秦国将张仪交给楚国,他就回送黔中给秦国。那时的楚怀王只为报仇心快,没有考虑其他。然而,他竟然迷迷糊糊地听信宠妾郑袖的话,糊里糊涂地放了张仪。

  如果楚怀王不听从张仪的建议参与连横,他就要拱手送出黔中,结果张仪没杀成,还要白白送出土地。

  关于楚怀王轻易放过张仪一事,后世有很多人写诗评述,唐人徐夤写了一首七绝,名叫《楚国史》,讽刺楚怀王无能。

  六国商於恨最多,良弓休绾剑休磨。

  君王不剪如簧舌,再得张仪欲奈何。

  拨弄着小算盘,楚怀王心想,如果依附秦国,就不用送黔中给秦国。如此一来,既可以保住国土还找到了靠山,真是天大的喜事。

  楚怀王认为这是喜事,另一人却视它为莫大的祸患,那个人就是屈原。

  屈原忧思而作《离骚》

  张仪说能够称霸天下的不是秦国就是楚国,苏秦也说过同样的话。楚国不仅地大物博,发展潜力甚大,还是一个根基深厚的国家。

  周王室衰微后,楚国利用地理位置优势飞速发展。随着国力的强大,楚国国君变得逐渐骄横。楚国首领熊渠以楚国是蛮夷之国为借口,不用周王朝的号命,而自封他的儿子为王。

  进入春秋时代,楚国首领熊通视周王朝为无物,自称武王,即楚武王。楚武王自封为王之时,其他诸侯仍旧援用“公”自称,不敢冒犯周朝。

  周王朝衰微是大势所趋,孔子偏偏逆流而上,勇于担当卫道士。春秋末年,孔子编撰《春秋》,极度愤恨楚国的离经叛道,将楚王都贬称为“子”。

  后来,楚庄王竟然敢问周朝宝鼎的轻重,行为实在猖狂之极。唐人周昙不愤此种行为,作了一首诗:

  九牧金熔物像成,辞昏去乱祚休明。

  兴王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劳问重轻。

  从楚国的发家史来看,楚国的兴盛恰恰源于国君的“离经叛道”。从中国中央集权的历史来看,如果国家要富强,必须有一位敢想敢干的国君。

  从三皇五帝到春秋五霸再到战国七雄,国家的发展无不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