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如何跟蛮夷打交道了!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臣,也许有投机的想法。

  但是时间窗口太短了,很多人还没有拿定主意,继承人就已经定下了。

  也正是这一两年的短暂时间,让皇子们不至于形成深厚的党派阵营,普通官僚们不用担心没有投效而被打击。

  等到继承人的身份定下来之后,继承人也没必要再去发展自己的党羽了。

  继承人已经得到了老皇帝的认可,在登基之后所有臣子都是自己的公开党羽,还有老皇帝的直接照拂。

  这种继承人为什么还要去拉拢官僚?

  所以仁武朝之后,皇子们有自己的党羽,但是都在地方上,登基后才能用的上。

  皇位继承人,在京师的高层官僚之中,没有也不需要死忠类型的党羽。

  老皇帝会在六十岁退休,自己会在三十多岁的壮年登基。

  根本不需要去冒险,收益和风险完全不成正比。

  在如今的大明朝野上,也已经没有古典时代的那种,大臣提前投靠某个皇子作为未来主公,形成互相绑定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土壤了。

  甚至很多大臣面对皇帝的心态,都不再当作是古典时代的人主了,而是类似最高的上司官僚的心态,更何况是不确定的皇子。

  说白了,民智已经逐步开启了。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某个皇子真的万一被选中作为继承人,然后又被放弃,他们在这种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反抗的余地的。

  对于普通官员而言,谁当皇帝是没有区别的,不可能临时去帮助被放弃的继承人。

  朱简烽的情况就有些特殊了,成了半公开的继承人之后,他在这个位置上停留了六年。

  不断增加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尝试,以尚书级高官的身份,联络和发展其他官僚,成为关系比较密切的政治盟友。

  曹振镛就是朱简烽的这种盟友。

  曹振镛自己认为,自己跟朱简烽的关系,根本不是仁武朝以前,追求从龙之功的那种臣子心态。

  两人最多算是政治上的盟友,是朋党关系,而不是预备君臣。

  关键是两人的这种关系,甚至老皇帝都是完全知道的。

  现在的大明皇帝看的很开,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朋党是不可能完全禁止的,只要大局上相对可控就行了。

  曹振镛下意识的扭头看了看外面,然后语重心长的劝导说:

  “所以殿下,与其继续这样纠结辗转,不如坦然接受吧。

  “您作为这一代最优秀的亲王,以后宗正的职位是少不了的。

  “现在宗人府,特别是宗人院的权力越来越大了,朝廷也开始受其影响了。

  “宗人院的宗人们,虽然没有直接权力,却可以对任何政策提出置疑,相关官员还必须给出解释。

  “除了陛下之外,宗人们是仅有的,可以名正言顺的插手任何政务的职位。”

  朱简烽绝对不是蠢货,在听着曹振镛的这种劝说,猛地打了个激灵,瞪着眼睛看着曹振镛:

  “是父皇让你来劝我的!这是父皇的安排?”

  曹振镛没有说话,被朱简烽当作是默认了。

  现场安静了几秒钟,朱简烽仰起头,闭上了眼睛,语调格外沉重的问了句: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曹振镛想了想:

  “硬要说的话,西夷得担一部分责任,如果没有这场战争的话……”

  曹振镛只是稍微起了个头,并没有说完自己的意思,朱简烽就猛地反应过来了:

  “对!是西夷!就是西夷!如果没有西夷发起的这场战争!我在五年前就已经——

  “五年前,靖垣那小子只是个毛头小孩,就算是表现出再好的天赋,也不过是个早慧小儿。

  “如果没有那场战争,一切都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一切都应该是为所预想的那样!”

  曹振镛暗自松了口气,这位殿下需要一个借口,需要一个发泄的方向,否则还真的很难接受现实。

  至于西夷挑起战争,是不是被大明逼的,那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所以殿下,您要接下这个差事,作为大明宗室代表,去参加与泰西诸国的和谈吗?”

  朱简烽语气格外阴沉的大声说:

  “去,为什么不去!没有人比我更懂如何跟蛮夷打交道了!”

  上一章肯定会有一堆疑问,所以这一章也发出来解释吧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