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8章 大明皇帝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在了冠冕符号的正下方,有了大和美的意思。

  秦始皇称皇帝之后,皇的上半部分变成了自,有了起始的意思。

  皇也可以引申为更加高级的王。

  帝的象形起源至今没有确定的解读,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符号。

  像一个米字的上端加了一短横,中间横的两端又加了两个短的竖线。

  有人判断可能是绑在一起的木头,类似于火盆的交叉支架。

  但是中间的长横,以及长横两头的竖线,暂时没办法解释,绑火盆架子不需要横棍。

  不过可以根据甲骨文卜辞的内容,反推出这个符号代表的含义。

  在商代早期,帝是最尊贵的祭祀对象。

  商人甚至不能直接问帝什么,而是要去请求祖宗跟帝说话。

  帝也不会直接回应和亲自做什么,而是会“帝令”四方风和土这种自然神去干什么。

  这么看好像是类似至高主神的符号。

  但是到了商代中期的时候,帝又变成了商王给已故父王上的尊号。

  到了最后,活着的商王也用了帝号。

  伴随着这个变化过程,商代早期有专门的人负责祭祀,后来这个职务被商王自己接管了。

  同时最终帝号都被商王接管了。

  朱靖垣严重怀疑,是商王意识到了祭祀根本没有实际用处,神也不会搞什么实际上的奖赏或者惩罚。

  所以才会尝试着将神权归于自身,然后继续用神权来统治国家和子民。

  所以帝始终带有神权的意味。

  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可能是文人为了借用传说中的皇和帝的贤明,来规劝当世的君主稍微做个人。

  也可能是祖先崇拜达的程度到了一个巅峰。

  当时的人可能把各种坏事儿的搞过了,意识到传说的神是没有什么用的。

  最起码神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

  但是从周代明确的宗法体系形成,分封制广泛实际实施了数百年。

  自己有据可查的祖宗就非常靠谱,祖宗们牛逼能给我留下切实的家业,能让我成为贵族和诸侯甚至天子。

  于是就有人总结和创造出了包括三皇五帝在内的诸多神君的故事。

  声称他们是所有人的共同祖先。

  最后秦始皇统一六国,认为自己的功劳超过了这些传说中的祖先帝王。

  所以综合了三皇五帝的名号自称为皇帝。

  此时皇帝实际上是天子的同义词,是对周王的身份地位的平替。

  到了汉代,刘邦再次分封诸侯国,王和王国的地位就逐渐矮化了,成了皇帝之下的贵族。

  再往后的朝代,分封制制度逐渐终结,王最终成了宗室的最高爵位。

  大明现在的皇帝,按照罗马式的尊号和职权列举的形式表示的话,应该至少有这样的几重身份:

  所有国王的国王,全天下的共同主宰者,所有人类的最高领袖,所有权力的最高掌控者,所有神明代言人的领袖。

  神州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