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7章 真的要修史了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位体验到很多的情绪。

  东罗马后期选择了希腊化,抛弃了罗马这种整个文明圈绝对主导者的概念,成为一个与其他周边国家并列的名叫罗马的独立国家。

  所以最后连罗马这个名字都保不住,在灭亡之后被外人称之为拜占庭国。

  拜占庭是君士坦丁堡所在的那片地方最初的希腊名字。

  有点类似于后世的不被承认的政权,通常会用所在地称呼其为“某某当局”的感觉。

  积极一点的有:苟安于君士坦丁堡,不能还于旧都罗马城的东罗马,不配被称之为罗马。

  消极一点的有:抛弃了罗马文明,那你也就不再是罗马了,只能用首都所在的地方的名字称呼。

  现实一点的有:自己的传承断绝了之后,自己死了之后,自己的历史就只能由别人来定义了。

  同类的情况还有历史给季汉的名字是蜀国……

  在朱靖垣看来,正是为了不让“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成为事实,不让日本人来给天朝下定义。

  留下那个故意用外语音译回来的侮辱性代称。

  刘福通、朱元璋、洪秀全、孙中山……他们代代相传着兴复华夏中国的理想。

  才能有“山河焉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现在到了自己给罗马和泰西诸国下定义的时候了。

  沈复说的有道理,这个定义还是要下的。

  否则就算是泰西移民不下,大明自己这边有闲的读书人也可能会去下。

  朱靖垣最终提笔批准了奏疏的提请。

  同时开始现场跟沈复讨论,确定大明在这份历史中的态度。

  首先当然是以神州为中心叙事,大明则是天下同时期唯一的正统天朝。

  然后是对罗马的定义:

  “有相对成熟文明体系的海外族群。”

  大明认可罗马是有“文明”的,但他们还不是特别的文明,明显不如神州那么的文明。

  对于罗马的名字,既然已经事实上了解了,那就没有必要继续强称大秦了。

  对于已经彻底死亡的对手,多少可以给予一些最基本的尊重了。

  而且罗马死绝了,泰西蛮族要负主要责任,罗马自己作死和不争气负次要责任。

  但是与神州历代王朝以及现在的大明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罗马道统彻底断绝的时候,大明这边是景泰四年,还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老农民。

  所以现在直接称其为“罗马”,其国人称之为“罗马人”。

  不称“国”而直接以罗马称之,意为认可其在泰西大陆上具有近似的天下共主地位。

  毕竟大汉的时候,给对方下了很不错的评语:

  “有类中国,诸国仰之如周京,居然大一统之势。”

  但是,对于罗马的奥古斯都、凯撒、英白拉多、巴西琉斯这些称谓,绝对不能直接翻译成皇帝或者副皇帝。

  罗马的奥古斯、凯撒都等头衔,跟神州的皇帝本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