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3章 行政区和爵位体系调整方案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陆以及周边的大明洋和小西洋岛屿加上南极大陆合并设立新的天南域。

  本土直辖省份的管辖区域基本不变。

  “省”为二级行政区,辖区面积少则数万平方公里,多则可达数百万平方公里,通常下设几个到十几个府。

  本土直辖省份主官为正二品,海外大域下设的各省主官品级为从二品。

  省级政务官称“布政使”,刑务官称“按察使”,监察官称“御史”,军务官称“都指挥使”。

  “府”为三级行政区,辖区面积从数千平方公里到数十万平方公里不等,通常下设几个到十几个州县。

  本土直辖省份的府主官为正四品。海外大域的省份下的府的主官为从四品。

  府政务官为“知府”,刑务官为“通判”,监察官仍然统称“御史”,只是行政级别不同。

  军务官的级别视驻军数量而定,可能是“指挥使”甚至是“都指挥使”,也可能只是“镇抚”。

  “州”和“县”都是四级行政区,辖区通常在数百平方公里到数万平方公里之间,下设几个到十几个乡镇坊市。

  本土直辖省份下的州主官,由从五品调整为正六品,海外大域省份下的州主官,由正六品调整为从六品。

  州政务官为“知州”,刑务官为“判官”,监察官统称“御史”,若有驻军通常是“镇抚”。

  州县一级要直接管理百姓,相当于警察的锦衣卫就变得更加重要了,所以锦衣卫的官员也是州县的重要官员。

  “州”是府和县的中间态,是大明行政区中最为复杂的一层,有三种存在过的性质截然不同的州。

  首先是从元代就已经出现的“直隶州”和“散州”。

  通常是在某些地势险要或者偏远的地方,有一片与上级的正规行政中心距离较远,或者交通不便的相对孤立区域。

  当地的面积和人口数量比一个县多,但是暂时还够不上正常的府的规模,通常就会在这里设置一个“州”。

  州是不设附郭县的,州衙门本身首先要直接管理自己城区的事务,这部分职能与县衙门相同。

  同时州衙门还要代管旁边的少数几个县的事务,这部分职能又与府衙门相同。

  这种州有点类似朱靖垣前世两千年以前的地区中心城市。

  这些州中,有些是由省级衙门直接管辖的,所以被称为“直隶州”,性质上算是“小府”。

  有些又是由其他府级衙门管辖的,这种州被称为“散州”,性质上可以算是“副府”。

  不过无论是直隶州还是散州,现在都已经基本看不到了。

  朱靖垣在安康末年的时候,就开始了针对地方行政区划的细节调整了。

  大明本土东部和南部的相对较发达地区,大部分县域的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都在工业过程中持续不断的膨胀。

  很多原本相对孤立地区的城市和人口规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