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5章 “命皇四子靖垣即皇帝位。”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期的投资不至于打水漂,但也不会赚太多了。

  这三道圣旨都没有出乎臣子们的意料,做好了心理准备的他们老老实实的接旨。

  大事宣布完了,皇帝开始带着大臣们讨论日常事务。

  早朝结束之后,大明中央朝廷的搬迁工作也就马上开始了。

  新城和旧城本来就在同一个城市,总共只有十几公里的路途,还有专门修建的快速铁路和公路连接,搬迁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到了安康十五年六月底的时候,绝大部分机构都陆续搬进了新城区。

  朱简炎作为皇帝没有住进后宫核心区的乾清宫。

  而是直接搬到了后宫区域北部的行宫区域,跟自己的父亲太上皇作伴去了。

  安康十五年七月七日上午,大明皇帝朱简炎在新正殿升座。

  这个新的一万六千平方米的大殿,比原来紫禁城奉天殿面积大了六倍。

  大殿内的格局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原本和文华殿类似,中间一个大型讨论台,周围摆四排座位。

  只有九卿尚书级的官员,以及根据实际需要特别安排的人员,才有资格参加会议。

  现在的格局改成了类似后世大礼堂的模式。

  正中间坐北朝南的位置,安置着两代皇帝的两个宝座。

  下面则朝着主席台的方向,从前往后依次摆上不同级别的座位和条几。

  大殿内总共安排了一万个座位,环绕在皇帝宝座的左右前三面。

  这种布局决定了不会再在这个大殿里面讨论实际事务了。

  只会用于举行重大仪式,宣布重大旨意和命令。

  以及直接对尽可能多的人员训话教导。

  现在,有官职在身的宗室和贵族成员,大明中央朝廷的所有从五品以上官员,以及同级别的中央军事机构军官,皇室财团和大明财团同级别掌柜们,非常罕见的齐聚一堂了。

  所有站在自己的位置前,对着台上的皇帝一起躬身行礼。

  朱简炎施施然的在宝座上坐下,环顾现场的所有官员之后挥手示意。

  典仪官大声宣布让所有人就坐。

  新大殿安排音响和放大设备,所以不需要扯着嗓子喊话了。

  今天这场朝见仪式,相当于确定迁都正式完成了,大明的朝廷正式挪到应天府新城区了。

  按照绝大部分人的理解,皇帝稍微讲几句话,这次仪式性的拜见就该结束了。

  臣子们都该回到自己的部门忙活自己的事情了。

  刚刚办了办公区,应该尽快适应新环境,稍尽快恢复日常的工作。

  皇帝真要讨论是什么大事,应该在文华殿召集九卿大臣、大学士们单独参与。

  朱简炎在上面坐了一会儿,却只是安静的看着下方的人群,许久都没有开口说话。

  当最前方的大臣们稍微有点疑惑的时候,朱简炎不紧不慢的从兜里掏出了一个信封。

  也不交给其他人,而是自己打开信封,从里面抽出了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