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9章 破土动工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朱靖垣的实际目的,就是为了强化以后的京师,增加辖区的规模。

  也是在引导应天府的中心城区跨江发展,从江南城市逐步建设成一座跨江城市。

  以后应天府城区的建设,应该是顺着长江往上游和下游扩张。

  同时,这也是对现有基层行政区划的进一步调整。

  朱靖垣准备逐步撤销大部分州。

  在朱靖垣看来,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介于府县之间的州,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大明的州有两种,直隶州和散州。

  直隶州的意思是直隶于布政使司,知州是布政使的直接下属。

  散州则隶属于府,知州是知府的下属。

  无论直隶州还是散州,都有可能下辖多个县,但数量通常不多。

  无论直隶州还是散州,都不设附郭县。

  知州管理州下辖县的同时,还是州所在城的父母官。

  直隶州的地位就是小规模独立府。

  散州的地位就是替府管辖少数几个县的“副府”。

  他们存在的原因,是一片区域内比较偏远,或者比较孤立的地方,正式的府难以直接管辖的地方,设立一个中间层级的州,来代管这片区域。

  府下辖的县通常比较多,通常都在五六个以上,甚至有十几个。

  州下辖的县通常很少,通常是两三个。

  州的存在,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越来越便利,通讯效率越来越高。

  很多孤立和偏远的州,已经能够交给府直接管辖了。

  在朱靖垣看来,这种类型的州,已经可以撤销了。

  但州这一级行政区划本身,仍然不应该直接撤销,而是应该略微调整其职能。

  可以将其转化为后世县级市的地位。

  对于人口较多,发展程度较高的县,将其升级为州,但不再下辖代管其他县城。

  这个过程要慢慢来,可以从自己管理的江淮省开始。

  朱简炎知道朱靖垣的目的。

  现场稍微考虑了一会儿,就给了可以尝试的回应。

  并吩咐对应部门配合审批,对撤下来的官员做好合适的安排。

  至于地方管理层面的具体调整工作,是朱靖垣这个江淮布政使的活儿。

  这个调整,直接取消了一个府和两个州,一群四品到六品的官员要都挪地方。

  放在现代,相当于撤销了一个地级市和两个地区,将八个县合并到了另一个地级市。

  对对应地方的官僚而言,这是了不得的大事,但是对皇帝而言就是一句话。

  对于中央朝廷的相关官僚而言,只是考虑到这样的行政区划调整,会让本来就强势的应天府再次扩张的一大截。

  虽然增加的都是江北的地区,在当地看来都是相对不是特别富裕的地方。

  但毕竟也是江淮省的地盘,相比其他省份而言都是好地方啊。

  不过这些心中有小法的官员最终都没有站出来说话。

  几个州府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