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0章 路线选择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城市,也只能在铁路线旁边选择。

  由于自然环境相同,这条铁路线的选择方向,也与朱靖垣前世的大陆桥非常类似。

  甚至于,大明同样选择了两条路线。

  北线走西鲜卑公国,从蒙古高原进入大明本土北方。

  当然,与朱靖垣前世的第一大陆桥也有不同点,从鲜卑向东都是大明领土了。

  当然不会绕过蒙古高原区去海参崴,铁路线直接穿过蒙古高原南下了。

  在沿途的鲜卑城和天津港两地,划出专属区域设立自由贸易区。

  这条路上原有的铁路,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露西亚人修建的。

  在西鲜卑公国成立之前,露西亚人为了控制东方的土地,顺着哈萨克边界修了东方铁路。

  这一段铁路本来就是与露西亚路网连接在一起的。

  西鲜卑公国成立,划归大明所有之后,铁路线仍然继续运作了好几年。

  主要是从露西亚向鲜卑公国输送“明化分子”,从鲜卑公国向露西亚本土输送“大露西亚分子”。

  当然,这都是官方事务,民间交通已经完全停止了,只是铁路没有截断。

  与此同时,这条铁路的东端,在鲜卑公国成立之后,理所当然的与大明路网连接了。

  北方战争之后,露西亚与大明保持了一百多年的持续和平,露西亚的工业化完全照搬了大明的方案,甚至于在铁路上也采用了相同的标准。

  朱靖垣前世,世界各国的火车轨道宽度是不完全相同的。

  不过超过一半的国家所用的轨道宽度,都是英国人留下的“四英尺八英寸半”的标准,也就是1435毫米,被称之为“标准轨距”。

  超过这个标准被称为“宽轨”,低于这个标准的就是“窄轨”

  这个世界的“标准轨距”,就是大明世祖皇帝确定的了,是按照公制直接选的一米半的宽度,也就是1500毫米的整数。

  在世界大战开始之后,英国人试图发动反明同盟各国,共同修改铁路轨距。

  进而避免自己建设的铁路被大明人使用。

  但由于改造的成本巨大,在防止大明人使用自己的铁路之前,自己首先就没办法用了。

  再加上大战很快就进入了相持消耗状态,双方都没有占领对方的大面积的土地,当然也就没有机会大规模的利用对方的铁路了。

  以至于就算是最前沿的露西亚人,最终也没有精力去修改铁路轨距了。

  所以现在将各国铁路连接起来的难度是非常低的。

  特别是现在的大明和露西亚,已经事实上通过鲜卑公国的土地完成了路网连接。

  现在要做的就是官方接受并将路网向对方开放。

  另外一条南线走哈萨克公国,经西域穿过河西走廊,从中原地区抵达江南地区。

  在沿途的伊犁、西安、松江府三地,划出区域设立自由贸易区。

  这一条路线的绝大部分铁路,都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