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36章 内陆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候打败露西亚之后,完全掌控了神州和鲜卑东部海岸线之后,就真的跟露西亚保持持续一百多年的和平。

  当初帮助波斯平叛之后,也没有想办法吞并波斯将其变成内藩,还让哈萨克、希瓦、波斯三国保留了很高的独立性。

  相比露西亚而言,大明对内陆土地的渴望,似乎非常的克制。

  如果大明是一个内陆国家,或者说海上力量非常薄弱的话,如果周边海域航线都被敌对或者不配合的国家所控制的话,那肯定要将视线投入内陆。

  无论内陆有多么的不方便,内陆的资源肯定要想办法开发,就像是后世的露西亚。

  但在这个世界,世祖皇帝重建之后的大明,很快就建成了颇为强大的海上力量。

  大明王朝此后扩张方向,大部分都放在了放在了海外的土地上。

  毕竟海洋就是天然的低成本运输平台,从应天府去西洋海角都比去伊犁要容易。

  特别是历代皇帝都知道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都在什么地方。

  工业化后可能需要的海量铁矿在天南,未来的工业所需的海量石油在大食国。

  保障货币稳定的金矿等贵金属主要殷洲和墨洲,用于制作低级辅币同时也是重要工业原料的铜矿也主要在殷洲。

  而且这些资源产地还都在距离海岸线不算太远的地方。

  蒸汽帆船普及之后,要把这些海外资源运回国,比从西鲜卑运到东南沿海简单多了。

  启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所需的煤矿和铁矿,辽东地区就能提供。

  陕西、山西等地还有非常丰富的煤矿。

  大明掌控陕西以西的内陆领土的目的,以及保留安西三个独立汗国的目的,主要是基于地缘战略上的考量。

  要把整个神欧大陆的制高点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中,将本土核心地区周围的山脉河流和高原也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然,已经掌控的内陆土地,大明朝廷也不会故意打压。

  只是也没有专门倾注过多精力去建设。

  没有朝廷的专门照顾,内陆没有特殊的资源的话,正常的工商业发展速度,肯定是比不上交通方便的沿海地区的。

  所以到了中原的大平原之后,就很少能看到大规模的城市了。

  有些地方的景象甚至让朱靖垣感觉自己好像从工业社会倒退到了农业社会。

  不过也可以理解,现在的大明的工业水平,最高端的部分已经到冷战时代了。

  但是这些方面都是被朱靖垣依赖后世经验强行拉起来的。

  在朱靖垣插手之前,以及朱靖垣没有直接插手的地方,大明自然发展的工业基础,其实才刚刚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已。

  所以现在东南沿海重点建设高新产业的地方,给人的感觉似乎已经超越了二战时代。

  汽车已经满地跑了,出行都能坐大型客机了,甚至都已经搞起了私人飞机比赛了,富裕家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