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1章 理想与利益与立场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屋就有可能被强制查封和拍卖。

  拍卖的价格只要超过拖欠的房产税和物业费就有可能会直接成交,因为税务机构和物业公司拿到他们应得的税费之后剩下的就是房主的了。

  拖欠物业费就会被拍卖,这跟拖欠房贷被银行拍卖,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买房的价格在某种形式上可以看做是首付款。

  朱靖垣既不允许房屋本身的价格飙升到天上去,也不想通过高额房产税这种增加使用成本的方式来压制房屋价格。

  那就只能通过官营厂商配合行政相关手段来实现了。

  将官营厂商和衙门连接起来的典型媒介,就是原本历史上就出现过的各类票证了。

  朱靖垣可不是单纯的好心,不是纯粹的不想看到普通人被绑定在房子上。

  虽然不可避免的有这方面的心态,但是让朱靖垣最终做出这样决定的关键原因,却还是为了保障大明社会的繁荣、发展和稳定。

  普通人不把过多的金钱花在房屋上,才能有更多的金钱到市场上去花销。

  让普通人把工作赚到的大部分金钱,都拿到市场上去消费,购买自己需要和想要的东西,享受市场上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这样既够保障市场的活性,促进市场的繁荣,反过来让普通人也能有更多收入。

  同时也能够提高普通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意度。

  最终让整个社会的状态持续稳定。

  只有大明社会能够持续保持稳定、繁荣、发展,大明皇室的统治地位才能持续稳定。

  个人本心理想与实际阶层利益趋同的话,朱靖垣当然会去做。

  只是理想往往会与现实相背离。

  不过朱靖垣现在也不是初出茅庐的时候了,知道处理这种事情的时候是要循序渐进的。

  朱靖垣说完了自己的计划,江户布政使陈建也大致看完了朱靖垣列的提纲文件,然后表情颇为纠结的小心追问:

  “殿下……如果所有人……没有特殊朝廷认可的特殊贡献的前提下,都只能拥有一套房屋的话,现有的多套房屋院落应该怎么处理?”

  朱靖垣看了其他人一眼,其他官员也都竖起了耳朵,一脸的严肃和担忧。

  很显然,陈建的问题不只是他自己的问题。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官吏也就是官员和公务员,是整个社会的中产阶级中的上层。

  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超过绝大部分厂商中层管理人员。

  至少积累几年的工作年限,积攒几年的收入,基本都能买得起自己的住房。

  所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官僚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传统官僚。

  他们仍然是君主的直接属下,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还不是民间资本的代言人。

  反而是民间资本和商人要依附于他们。

  商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才逐渐真正掌握了普遍的话语权的。

  朱靖垣和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