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5章 冲奖攻略-我全都要_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冲奖战争”其实早就开始了!

  从12月开始,靠冲奖混饭吃的片子就扎堆上映,自吹自擂,买好评,蹭热度……

  各显神通的目标却不是追求更高的票房,而是冲击次年年初的天马奖。

  原因很简单,因为天马奖会让影片的名声提高。

  然后,才更容易靠名声赚到小钱钱。

  当然,一般喜欢这么干的,大多是一些成本不高,名声不显的艺术类电影,或者说独立电影。

  他们并不追求在票房上就收回全部成本,而是走的长线版权路线。

  ——事实上,这些片子虽然投资总规模不大,但产出票房一般是难以收回投资、宣发和公关成本的。

  但不是说这种片就没人拍了,相反,投拍这种片子的片商还挺多的,主要是基于分散风险投资策略。

  比如最擅长运作此类冲奖片的东部影业,假如给他一个亿,他更倾向于拿一亿去投七八部文艺片,在预算范围内尽可能配置好的资源,只要有一部是佳作,可以冲到奖,靠着奖项光环带来的DVD和版权收入,那么就是赚的。

  其他片子,只要不是太烂,也不可能一分钱都收不回来。

  这样在五六年后,可能这一亿就完全被赚回来了,还带了很多后续盈利的尾巴。虽然从最终的盈利率看,拿一亿可能只赚回来五千万,但胜在稳。

  这样的投资策略,从概率上说几乎是没有赔光的可能;但如果拿一亿拍一部商业大制作,万一是烂片,那基本亏到底裤都没了!

  当然,实力雄厚的大制片公司,如五大,一般是不太看得上这种时间比较漫长,操作也颇为繁琐的模式。

  拍得起商业大片,也投入得起巨额宣发费用,最重要是还能亏得起的他们,不需要借冲奖来增加光环和知名度。

  然而,在特定的条件下,商业电影也是会有冲奖的需要和可能的——

  譬如现在的敦煌。

  王传启在敦煌的内部工作会议上振振有词:“本来,我认为天马奖对恐怖惊悚类型的影片并不青睐,所以不太赞成《沉默的羔羊》冲奖……”

  下面一伙人面无表情,心中却同时腹诽:【狗屎!你分明是不想多花公关费!】

  业内人,甚至很多围观群众都知道,冲奖游戏同时也是一个金钱游戏。

  譬如天马奖,评选分为两轮,第一轮是提名阶段,第二名是最终评奖阶段。

  第一轮由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协会1000多名会员投票,选出提名影片;

  第二轮采用评审团制,即由协会选出的评审团最终评奖。

  别的不说,首先为了获得提名,片方就需要投资前期宣传,让足够多的人看到——当然,你也可以想办法绕开规定,去单独公关1000多名会员,但这样的花费可能更多,而且被除去参选资格的风险更高。

  好吧,这一点对《羔羊》不是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