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7章粗暴干涉别国内政_调教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狄仁杰吉顼为的大臣则是拥李派,他们明确表示,皇上你当皇帝,我们不反对,但一定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大到江山社稷,小到寻常百姓,从来没有传侄不传子的道理。

  除了拥武派拥李派两大派别之外,还有一大派别,则是隐藏在地下,暂时没有表露出来,那就是公主派。

  太平公主李令月,其野心丝毫不在其母之下,她一心想成为母亲那样位登九五之尊的女强人。太平公主一派,虽比较隐晦,但势力之大,更是不容小觑。

  请死的并不是真心打算死的,那是一些两面派墙头草,双方或者三方都不得罪。而拥武派与拥李派一直是针尖对麦芒,在朝堂上互不相让,互相攻讦,可谓是势不两立,形同水火。

  宋璟出班奏道:“微臣一直认为,千秋万代之后,只有父母祖宗才能配享太庙,受子子孙孙景仰祭拜。若皇上传位于侄,入享太庙的,应该是侄子的父母呢还是侄子的姑母呢?臣还没有听说过有哪个帝王的姑母有这等尊荣的,请陛下三思。”

  徐驰立马接道:“三思个屁,那个狗日的默啜侮辱了我们的陛下,你们却在争论皇位传给谁。那个什么宋御史,也纯粹是放狗屁,皇上还好好的,你又扯到了千秋万代之后,你丫的看得远啊,高瞻远瞩啊怎么滴?”徐驰有针对性地起了进攻,谁叫宋璟总是反对他?请个例假都费了半天的口水。

  平常的时候,徐驰一说粗话,大臣们必定哄笑不已,但这次,没有一个大臣笑得出来。在涉及到皇位的传承,各团队的利益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严阵以待,丝毫不敢马虎。

  狄仁杰道:“陈县令之言差矣,名不正则言不顺,武延秀冒充皇子之名,乃是名不正,以致有今日之辱。臣附议吉侍郎宋御史,敦请陛下纳良言远佞言,则社稷幸甚万民幸甚。”

  所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狄仁杰附议一完,武三思立马反驳道:“正是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才有默啜可汗之误解。如果陛下早下决断,传位于武家子侄,则名也正了,言也顺了,哪来的今日之祸?是以微臣斗胆请陛下早下决断,延秀在漠北也必然顺利完婚,实现大周与突厥和亲,百姓免受刀兵之苦。臣之用心,可鉴日月,请陛下明察。”

  武三思说完,还拿袖子擦了擦眼睛,好像甚是担心武延秀的安危,更是担心大周朝廷的安危。武三思是纯粹的演技派,做戏还是有一套的。

  一旦涉及到皇位的传承,武则天也是头痛不已。俗话说,母子连心,按理,母传子继,当无疑义。问题是武则天在登基的过程当中,两个儿子就是最大的反对派,母子情分早已非常淡薄。相反的,武家的两个侄子,在此过程中,可谓是劳苦功高,居功至伟,立下了丰功伟绩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