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章 就你了!_不太正经的黑科技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腾这种大家伙实在有点勉强,所以王晨只能压着心中的躁动继续搜寻着。

  也就是昨天晚上,王晨在B站看电影的时候突然受到了一点启发。

  自己当时看的是钢铁侠3,除了里面炫酷的机甲技术以外王晨更是对电影中屎大颗的交互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也就是那套用在实验室的虚拟成像设备。

  王晨觉的或许自己可以尝试研究一下这玩意。

  毕竟比起机甲来说,这东西的关联技术并不算太多,最重要的还是集中在材料以及算法上。

  如何在空中呈现稳定的图像,并能够准确的识别人体手势是这项技术的关键。

  有了方向,王晨连电影都没顾得看完直接就从金手指里面搜索了一下有关这方面的资料。

  还别说真挺多,虚拟成像技术算是典型的近未来黑科技,也就是以地球现有科技能够在几十年内有望突破的技术。

  这东西属于3D技术的一种,是指利用干涉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

  最直观的说法就是人造海市蜃楼。

  王晨了解了一下,1947年,英国匈牙利裔物理学家丹尼斯·盖伯发明了全息投影术,他也因此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全息投影的发明是盖伯在英国BTH公司研究增强电子显微镜性能手段时的偶然发现的。

  这项技术从发明开始就一直应用于电子显微技术中,在这个领域中被称为电子全息投影技术。

  但由于光波的相干性与大强度光源等问题的限制,全息投影技术一直到1960年激光的发明才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不过就算是现在发展了这么多年,全息投影技术依旧只能算是个概念技术。

  虽然已经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商用,但限制很大不说其成像效果也并不稳定。

  目前主流的无非就是激光束投射实体的3D影像,360度全息显示屏技术或者边缘消隐技术。

  我们在春晚、演唱会、舞台上看到的“全息”技术基本就是边缘消隐技术,将画面投射到「全息」膜上或者反射到「全息」膜上,再利用暗场来隐藏起全息膜,从而形成图像悬浮在空中的效果。

  而王晨要折腾肯定不会是在这些过度产品上浪费时间,真正的投影技术不管如何发展最终都会回到空气投影这一条路上来。

  将所需要表达的图像直接投射到空中形成立体的3D图像,并配合交互系统就能形成电影中大家所看见的那种场景。

  要按照正常的研究发展,可能还有个四五十年这方面才能有突破性的进展,不过谁叫王晨是个挂壁。

  在王晨的图书馆中就有不下十种技术方案,而且其中一半的技术以现在地球的科技水平都能满足。

  再仔细了解了一番后,王晨决定自己接下来要研究的就是这玩意了。

  来钱快,没对手,相对独立,开发周期短,说实话王晨还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这东西一旦面世那以后自己就基本不会缺钱用了,光是全球广告市场就足以把自己喂得白白胖胖走路打晃

  嗯,就你了!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