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五章 不亏怎么赚?_不太正经的黑科技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题。

  碎片化已是老生常谈的事,由此带来的应用适配、系统更新冲突等等都是横亘在安卓未来发展之路上的绊脚石。

  哪怕王晨之前搞的优化插件也只是说让安卓用起来舒畅了一些。

  而随着时间退役,安卓碎片化的问题会更加的严重。

  这也是为什么谷歌要加快新系统的开发。

  而另一方面,安卓以及谷歌的桌面操作系统ChromeOS和穿戴设备操作系统WearOS之间,到目前为止都很难做到真正的全平台无缝互联,甚至连安卓的不同定制UI之间,都难以做到这一点。

  面对越来越重视多设备互联的新时代,安卓似乎已经“垂垂老矣”。

  因此,从头开始打造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不仅能解决安卓目前的问题,还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晨自己就对谷歌的这个新系统相当的感兴趣。

  估计谷歌自己也是烦了,苹果每年在WWDC和秋季发布会上最喜欢干的就是数落Android的碎片化。通常来说iOS的最新版本能取得70%以上的升级率,而Android只有可怜的个位数。

  Google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开发、升级Android,以期在与iOS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有时只是追赶)。

  Android每年会增加数以百计的API,但是在一个分裂的生态系统,开发者只能面向2、3年前的API版本进行开发。这就导致了Android生态中的App无法从一年一次的OS升级中获益。

  此外,所有的软件都会存在Bug,Android也是一样。

  然而,Android操作系统是一体式的设计。你要不就是更新整个操作系统固件,要不就无法获得任何更新。

  这个有多操蛋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小米想要修补漏洞必须通过修改AOSP的代码才能发布他们修改过的OS版本。

  如果在LinuxKernel(Android基于Linux开发,并做了大量修改)中发现了安全漏洞(17年发现了454个,18年发现了176个),这个补丁需要先应用于LinuxKernel,然后再合并到Android的代码树中。

  然后SoC厂商(比如高通)再将代码合并到BSP中,然后设备制造商才能合并补丁到他们的Android发行版,最后再推送到终端用户手中。

  在这个链条上的每个玩家都需要经历开发、测试和发布流程。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6~24个月才能收到新发现的漏洞的补丁,有时甚至根本收不到补丁。

  这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不光是对客户的折磨也是对谷歌自己的琢磨。

  如果Google想要升级终端客户的设备,他们只能祈祷在中间的SoC和设备制造商能够主动合并他的变更,并进行新的操作系统发布。

  所以,随着版本的更迭,Google将越来越多的服务从AOSP中转移到了GMS,以期达让Android更加模块化,以及更加容易升级并简化供应链。

  但这个路径是无法更新内核、驱动和底层的系统服务的。

  毕竟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开发,而Linux内核本身是拒绝提供一个稳定的设备驱动二进制接口。

  这就是吃了时代的亏了。

  所以谷歌想要新系统来彻底改变这一局面,不想再在这个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破系统上浪费更多的时间。

  (喜欢的点点关注~爱你们么么哒!求推荐求推荐求推荐~给推荐的明天出门就捡女朋友~)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