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一十九章 【邵氏大仇】_香江纵横之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千多万的票房,在他印象中,似乎已经久违了。

  追本溯源,邵氏家族的娱乐事业可追溯至1923年在创办的“笑舞台“。

  但真正属于邵一夫的电影传奇,则始于1958年在港成立的“邵氏兄弟有限公司”。

  如果说,人们一谈起香江的电影起源,一谈起香江电影的光辉,“邵氏兄弟有限公司”绝对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说到邵氏的奇迹,不仅在于它拥有规模堪称“东方好莱坞”的邵氏影城,及台前幕后多达数百名的工作人员。

  更在于邵一夫拥有独具一格的运营策略——

  包括成立“南国实验剧团”大量培养新人,推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开展与日本同行广泛合作。

  使用彩色宽银幕等先进技术拍摄古装大片,更借创办《南国电影》及《香江影画》等官方刊物进一步在宣传上打响声势……

  从1958年到1970年中,邵氏几番独霸香江影坛,但究竟有过怎样的成就呢?

  培养出大量影坛巨星已毋须赘言,许多成就杰出的幕后工作人员从导演到道具,都同样出身于此;

  同时,包括黄梅调、武侠片等类型亦经邵氏发扬光大,《江山美人》、《杨贵妃》等先后成为港台地区的全年票房冠军,《独臂刀》更成为香港影坛首部“百万大片”

  而在1973年,一直发展国语片的邵氏推出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票房更打破历史纪录,令香江的影坛从此“粤语独尊”。

  那个时候的邵氏,是如何的辉煌,傲视整个香江影坛,可如今。。。。。。。

  “六叔,你可不要惊讶的太早了。

  我刚才所说的,能够让你一定的高兴的,还在后面呢。”

  一见到邵一夫愣愣的出神,脸上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伤感,莫轩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

  这位老爷子,又在“怀古伤今”了。

  “哦?是嘛。”

  听见对面的莫轩这番话,邵一夫也回过来神来了,“哦”了一声,随即便继续埋头翻阅了起来。

  良久——“阿轩,这,真的是真的吗?”

  慢吞吞的,那张褶皱布满整个脸庞,已经苍老的脸,充满了难以置信,充满了喜悦,还有着那么一丝“放下”。

  此时,他手中的这份“票房报表”文件——

  除了有着纵横院线开业以来的第一部电影《猫头鹰与小飞象》的详细票房多少,还有着同期其他的电影院线,它们的各自票房。

  比如,嘉禾影业,与新一城影业的。

  在莫轩递给他的这份票房相关报表上,电影《猫头鹰与小飞象》的票房高达两千八百九十万七千多港币,可以说是票房大卖。

  与之相对的,则是嘉禾影业与新一城影业的票房惨败。

  要知道,为了打击纵横影业,为了狙击纵横院线,嘉禾影业与新一城这两家从来就没有合作过的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