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章 破土动工_大宋一把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5章破土动工

  这年头,修房子这种事情,完全是体现了劳动人民智慧的。

  砖太贵,所以,就用黄泥来砌墙。

  但是黄泥的墙是很容易塌的,因此,他们就用糯米熬出浓浓的米浆用来调泥。

  又将柔韧的稻草混合进去搅拌,直到那些泥变得粘稠,几乎搅拌不动,这才开始砌墙。

  砌墙之前,也是要挖地基的。地基里还会将承重的木头柱子打桩定好位置,然后就开始倒土筑墙。

  那泥巴虽然是和过的,但并不会流动,基本上已经处于半凝固状态,一铲一铲的墙泥这么倒进去,将它们推平,填满地基不说,还要用木棍先戳一遍,确保里头没有空心的地方后,这才拿铲子一点点拍平整。

  糯米的粘性,加上稻草纤维的牵拉力,使得这些黄泥格外的凝聚。

  地基填满后,地面上的部分,就要借助到木板。

  两片木板形成了一个空间,正好往里头填泥巴。

  然后又是排空气,敲打凝实——

  就这么一遍遍的重复着,渐渐地,整个墙体就有了雏形。

  不过,现在肯定是不够牢固的,得晾上个几天,等到彻底干透,那么就算淋雨都不怕。

  第一天下来,四个猪圈加上一个茅厕的墙体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雏形。

  茅厕在中间位置,两侧墙壁大概有个两米高。

  而两边就是各自两个猪圈。

  两边猪圈最外侧两堵墙,也有两米左右高。

  但两个猪圈之间的那堵墙,就只修个一米左右。

  只要能防止猪串门就行了。

  至于靠外那一排墙,也只有一米左右,并且每个猪圈留下一个小门的位置,方便让猪和人进出。

  张司九看着那个雏形,心里说不自豪那是假的。

  毕竟,修猪圈的钱,差不多她出了一半呢!

  墙还需要晾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正好就去挖后头的茅坑,以及去用竹条编麦草屋顶。

  说是编也不对,其实就是用竹片将麦草夹住,形成一片长条的麦草片,这样等后面直接就一片片的盖上去,重重叠叠一层压一层,就会如同瓦片一样密实。

  之所以这里不用稻草而用麦秆,是因为麦秆表面有一层油膜,雨水打上去,并不会湿透,而是直接滚落。

  这样的话,不管多大的雨,也不至于房顶先湿透了。

  如果再讲究一点,其实还可以在底下压一层笋子壳儿。这个也是防水的。

  但只是猪圈,而且这边很少下暴雨,多是绵绵细雨,所以干脆就不用那么复杂。

  张司九给徐氏打下手做饭,下午时候先来了一顿糖鸡蛋加餐,傍晚这顿就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大餐了。

  干体力活,一天出汗多,胃口也有影响,所以徐氏今日煮的干脆就是酸汤面疙瘩,麻辣鱼煲,凉拌豆腐丝,凉拌黄瓜片,还有一个清蒸的蒜蓉茄子。另外,还有一盘蒜泥白肉。

  那盘蒜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