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7章 上学堂_大宋一把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是九娘吧?你卖的肉夹馍的确不错。最近几天怎么不卖了?”

  听那意思,是有点儿意犹未尽?

  张司九略尴尬,没想到自己这么出名了:“这不是学堂放假了吗?先生如果想吃得等到明年开学了。”

  徐氏瞪了张司九一眼,赶紧补救:“先生要是想吃,明日我就送来!”

  张司九:……二婶,醒醒,你的精明和脑子呢?被先生吃掉了吗?

  好在先生并没有接受,反而笑道:“不用不用,我就是随口一问。这位娘子,你家里是要开蒙的孩子?”

  徐氏顿时觉得先生简直是聪明到了极点:“对对对,先生您真是聪明,一下就猜到了!我大儿子六岁了,想明年春天就送来启蒙,您看——”

  先生有些惊讶:“一般都是要七岁,六岁的话,有些早了。如果坐不住,恐怕也学不出什么来。反倒是浪费钱。”

  这话可以说是十分中肯了。

  读书并不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启蒙的时候,更多是枯燥和重复,如果孩子太小了,坐不住,集中不了注意力,那肯定是学不进去的。反而容易滋生抵触心理。

  这话说得徐氏也有点迟疑了:没别的,就是怕浪费钱。

  但张司九很有信心:“我弟弟很乖,也很好学。我们在家也教他学认字,他很认真。先生,我们想先送来看看。如果到时候真学不了,我们就先把人接回去,等满七岁再送来。”

  徐氏听见张司九这么说,顿时也下定决心:“对对对。如果能学得进去,早读书总是好事。”

  先生沉吟片刻,跟她们讲起了学费:“这束脩一年是三两银,加上笔墨纸砚这些的话,一年少说就要五六两的开销。学堂不管早饭,也不管晚饭,中午有一顿饭,是我家娘子和母亲操持,每日两个菜一个汤,隔日有荤,管饱。如果不愿意在这里吃饭,就只交二两银就行。”

  一年除开放假,还是要在食堂吃差不多八九个月,如果隔日有荤菜的话,也不算贵。

  七八岁的孩子开始长身体,每顿饭也是吃不少的,这个价格,学堂有得赚,但不算黑心。

  徐氏如今算账也不错,先生一说,她大概也就算好了,也跟张司九一样,觉得不贵。

  就在徐氏要开口答应的时候,忽然张司九问了句:“那先生,学堂都有几门功课?会学骑射这些吗?我听说君子六艺——”

  贫穷人家的孩子,如果还要请别的老师学特长的话,那压力就太大了。

  先生微微一笑,惊讶看张司九:“你倒知道得挺多。不过,骑射肯定是没有,我这里没有马场。射箭投壶有,下棋,算数,还有画画,这几样有。乐器的话,我娘子会竹笛,也会有课程。琴太贵了,我纵想教,你们也买不起琴。”

  这是大实话。

  张司九点点头,表示已经很满意了:“先生,这已经很好了。二婶,你快交钱吧。先交个一年的。笔墨纸砚的话,先生,您能给我们推荐一二吗?或者写个清单什么的,我们好照着买?”

  徐氏连连点头:“对对对,不然我们还真不知道买什么。”

  话说,真的这个季节要穿袄子了呢。然后,我又又又被封控了。早上做核酸才听见别人讲的,然后跑去小区超市买东西,发现超市空了。嗯,还好我有泡面!一箱!

  下一更,八点钟左右。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