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章 风雪宜哉石毫国_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底时分,都已经临近大年三十了,青峡岛的账房先生,却带着一个名为曾掖的高大少年,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游历。

  而且直接离开了书简湖地界,过了石毫国南境关隘,一直往北而去。

  这天,夜宿灵官庙。

  化雪时分,尤为酷寒。一路上,要么是官道上的道路泥泞,要么是僻静小路上的积雪深厚,踩在其中,沙沙作响。

  而且根据书简湖几位地仙修士的推算,今年年末,书简湖的广袤地界还会有一场百年难遇的大雪,到时候除了书简湖,还会波及石毫国在内的几个朱荧王朝藩属,几个藩属国恐怕就要遭罪了,书简湖修士自然乐见其成。就是不知道入冬后的三场大雪,会不会无形中阻滞大骊铁骑的马蹄南下速度,给立国以来第一次采取坚壁清野策略的朱荧王朝,赢得更多的喘气机会。

  只是这些天下大势,与山头稳固的修士的日常生活,似乎关系不大,毕竟“天下”又有山上山下之分。

  在灵官庙主殿内,曾掖去周边拾取柴火,点燃了一堆篝火。

  陈平安还是身穿一件厚实棉袍,跟在青峡岛没两样,只是不再背剑,而是以裴钱“开创”的刀剑错样式,将一把自制竹刀,一把购自池水城猿哭街的那把大仿渠黄剑,悬佩在腰间一侧。

  两人吃着干粮,几无言语。此次游历,是曾掖生平第一次出远门,所以比起沉默寡言的陈平安,少年心性的曾掖,难免有些雀跃,过个关隘,向石毫国边境士卒递交青峡岛祖师堂颁发的谱牒,都能让曾掖倍感新鲜,只是不敢流露出来,陈先生的心事重重,曾掖又不是瞎子,这点人情世故,曾掖还是有的。

  陈平安吃过干粮后,摊开一幅石毫国州郡堪舆图。如今石毫国南方版图还好,只有稀稀疏疏的大骊铁骑斥候骑军游弋其中,陈平安和曾掖就见到过两次,但其实尚未被战火波及的南部,也已经出现了乱世迹象,比如两人身处的这座灵官庙,就是个例子。

  这是一座久未修缮的老旧灵官庙,稍显破败。根据附近乡民的解释,掌管香火的老庙祝在今年入秋时分去世了,县衙那边本该选出个新庙祝,一般来说,只要人选身世清白,又有个谱牒在身的道士老爷帮忙签字,州郡那边都会点头,这点芝麻小事,根本不用麻烦京城礼部。可是大骊蛮子一来,世道乱得很,就顾不上了,毕竟老百姓逃难,事后返籍回乡,朝廷不会怪罪,可庙祝这种鸡肋职务,却跟县令老爷差不多,担着“守土有责”四个字,所以县衙原本属意的两个人选,哪怕县衙私底下明言,不用两人自己花钱去跟县中某位高高在上的谱牒道爷打点关系,他们依旧不愿意上任。就这么一拖再拖,估计等到已经围住石毫国京城的大骊蛮子,腾出手来,再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