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610 一帝四皇七小王_武侠之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大势渐成的那种。不知情的顾伟元、李海洋等人,早就将“他”列为邓铮未来地位的头号大敌!

  坊珠四侠,优势则是人生阅历,文史积淀,尤其四人合著时,能够互补,作品几乎毫无弱点。属于古典王道流写法。

  不过,马诗赋故去,出现了三缺一,有了短板缺角,其他三位年纪也渐长,制约了未来发展和高度。

  凌风上人,不开玩笑的说,则是连邓铮心里都很看好的一个。

  这人很“奇葩”。

  作为水木大学的高数老师,正经八百的海龟高素质文化人,最早却偏爱写邪魔外道,书里边人都活得跟鬼差不多,经常动辄尸山血海,口味很重。

  后来经过几次调整,开始慢慢回归主流,但是作品中劈头盖脸的的弑杀罪恶还是特别明显,读起来还是偏血腥压抑,不过成绩就好多了。

  随后,可能是受到了于中堂“刀、剑、棍”中篇三部曲的影响和刺激,也开始减轻杀气,往贴近生活的市井方向靠拢,开始尝试关注江湖边缘武者,不再为了邪而邪,为了黑暗而黑暗,作品再次取得突破,意气风发之下,所以才有了要“革金梁的命”的豪言。

  这事当初邓铮没搭理他,让作品自己说话,狠狠修理了他一番。

  凌风上人在这次受挫后的低调蛰伏阶段,又受古温《神州奇侠》《绝代双骄》的强烈刺激,居然再次获得突破和提升。

  他出道时《佛心鬼手》、《疯琴劫》、《荡魔志》等都是中篇,最多能算得上中长篇,后来为了跟风“百万级宏辉巨制”的潮流,殚精竭虑写了个《金戈铁马录》。但这书中后期明显吃力,崩的很严重。

  痛定思痛后,大卖的作品《涤寒记》,不仅重新回归擅长的中长篇,而且第一次真正解放了他自己的天性。

  凌风上人是在欧洲读的高中和大学,虽然是绝对理工科出身,但却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很多。

  以往,他受传统侠客小说的语法习惯和东方思维框架限制,或者说强行自我限制,拼命回避西方文学对自己的这种骨子里的影响,但是先后受于中堂和古温的刺激,突然发现原来这样由着性子不按套路也行,遂开始真正思考适合自己的路子,而不仅仅是人设上的邪恶黑暗、文字上的鬼气森森这种流于表面的所谓风格。

  《涤寒记》内核就偏西方视角,且,首次尝试用看社会的眼光写武侠。

  以鲜明的人物个性和深广的社会背景来反映现实生活,在人情冷暖中饱含着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讽和批判精神,生生塑造出了一个现实风、社会化的“武林”。

  这样一来,整本书的格调就较高,而且因为文字风格更亲民化,读者的认可度也很高,开宗立派的气势终于开始显现,被很多媒体称为“社会派武侠”。

  凭借这书,凌风上人在第一届“中华武侠盛典”上,击败古温的《绝代双骄》,拿到分量最重的“年度武侠作品”,虽然这其中,有一定《绝代》已拿三个奖需要一定平衡的嫌疑,但也是扎扎实实一票一票投出来的,其实力,足可见一斑!

  可以说,“四皇”中,他一路走来,作品数量最多,走的弯路也最多,文风一阵在微调,但一直都在进步,一直在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对而言,于中堂的个人风格,暂时还没有以上三位突出,作品量、总字数也是最少,各方面基础最薄弱,但他在邓铮身边几年,耳濡目染,最新作品《金乌霜翎》所呈现出的东西,已是绝不容小觑。

  目前最火爆,态势最凶猛,堪称武侠小说纪录终结者,而且,他作为唯一走到台前的,依靠不错的形象气质,很快获得明星般的超强人气,单论当前热度,是另外三位加起来都不及的。(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