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9章 登船,老夫等着他们跳出来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过,只觉得那定然是个很远很远很远的地方。

  她的脸上露出紧张的神色:“二郎,我怕……我们还能回来吗?”

  朱允炆微微一笑,将秋娘抱在怀里,低头贴着秋娘的耳朵,轻语道:“放心,万事有我在,我们一定能回来的。说不定……我还能带着你去应天城。”

  去应天城做什么?

  朱允炆没有说,秋娘也不明白。

  只是有朱允炆在身边,秋娘便觉得终究还是安心的更多一些。

  而朱允炆也没有解释,只是拍了拍秋娘的后背,便牵手带着对方走向乌篷船。

  应天城啊。

  那座城里有自己的皇爷爷,有自己的父亲。

  若是自己当真能办成借壳生蛋这件事情,说不定就能带着秋娘回应天城,让他们也瞧瞧秋娘这位孙媳妇、儿媳妇的好。

  撑杆抵在了岸上,持杆人用力一推,乌篷船便缓缓的和岸边分别。

  乌篷船伴着旁晚的微光,渐渐地驶向洪泽湖深处。

  离着凤阳城愈发的远了。

  也离应天城更远。

  ……

  应天城。

  昨夜一场秋雨,让这座千年的江南大城,更添几分微凉。

  天色还未彻底亮起来。

  龙湾码头上进出的船只便已经络绎不绝。

  一座容纳百万人口的应天城,每一日的消耗都是海量的。而作为整个帝国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应天城每天达成的贸易,也可以用海量来形容。

  海量的货物被送达或是运出,海量的钱钞在民间流通着。

  帝国如同一个远古的巨人,而应天城就是这位巨人的心脏,每一下跳动,都会通过那些商道,给整个帝国带去新鲜的血液,保障着整个帝国的动力。

  在一片商船进出的江面上,两只挂着官府旗号的渡江船从江北而来,穿梭在江面上的商船间。

  应天府早先就有了明文规定,龙湾码头外江面之上,一切船只以朝廷官府船只为先。

  商船们纷纷避让。

  码头上的差役远远的看到对岸开过来的官船,立马开始疏通栈桥上拥挤的船只,清出可容对岸官船停靠的位置。

  两只官船几乎是同时靠岸。

  从船上,也几乎是同时下来两批打扮模样大抵相同的官差。

  “马!”

  “备马!”

  两队官差也几乎是同时,对码头上的应天府官差提出了要求。

  应天府官差不敢耽搁。

  这两队人都是送急报进京的,虽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急报,但凡是涉及急报的事情,那都是要直入皇城大内的。

  官差们不敢耽误,立马是将码头上常备的马匹松了过来。

  两队急奏官差对视一眼,便同时驾马冲向外金川门内。

  马脖上系着铃铛,随着战马策动,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示意街道上的人们避让。

  两队官差马不停蹄,自西城一路赶到了西安门外。

  禁军放了官差们驾马入皇城。

  一路到西华门外,官差们这才下马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