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零二章 论科考_唐朝好男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得算算,若问刘仁轨或常贵一口报出来很正常,问我就有点迷糊了。“大约……加上散落在各州道的。大概可能也许两千来人吧。哦,小弟说的是能用开的,还有千十多学生算是给往后地人才储备……”

  李世看我报个数字都迷迷糊糊,笑着摇摇头,“子豪还真是大智若愚啊。这么说来可真不容易,两千多号人就能用这么大力,若在这个估数上翻一番,不知道是个什么景象。”

  “不容易。农学由始至今……”掰指头算了算年月。不确定,“好多年了吧……满打满算也就培育了这么点人出去。若翻一番的话,如今的教学体制可能承受不起,毕竟师源有限。这都是给老百姓负责的大事,不象读书识字一个先生带八十个学员也能教那么简单。”

  “这么说来农学里带生员倒是比崇文馆烦琐了?”李世打趣,从他这口气上明显对农学教学体系认识不足,更看重读书人地样子。

  “不敢和弘文馆比,毕竟都是登堂入室的大学问人待的地方。但比起崇文馆和国子监这些地方倒不多呈让。”没客气。先砸瓜弘文馆。投机钻营的学士不少,没几个潜心作学问的。至于国子监和崇文馆。农学的机制明显比他俩家先进,这不是夸口。

  李世显然没听我说过硬话,楞了下一时没反应过来。

  “李兄不必惊诧,小弟句句实话。学问这东西有局限性,此一时彼一时。此时当用的变成学问,不当用呢,就是糟粕。小弟到情愿把农学里的本事叫做手艺,说道学问就不敢高攀了。”我这话有根据,谁都反驳不了,就是皇上也得认这个道理。“学问是给别人做地,可手艺学下就是自己的,有过时的学问,没有养不了家的手艺。”说着顺手拣了颗石子就在地上画了个立体状金字塔,指了塔基道:“农耕、商贸、作坊,所谓工、农、商构筑的基础,说起农学,工学,都是为这部分人服务的。国之根本,农学上下深知自己肩负重担,不敢有丝毫懈怠,教学程序烦琐些也无不可。”

  李世点点头,指了指上面一点,“这一层怕是士人了吧?”

  “小弟倒情愿把这士人再朝上挪一点,把这层留给诸如农学、工学、航海学等于国于民有大利的诸多有用人才。士人啊,说起来是人,其实顶不了牲口用,可国家又不能没这类人,大家还得去敬重,放这一层负担太重,再朝上走走越少越好。”

  李世指了我哈哈大笑,“子豪这话太过阴损,自家里说说无妨,换到外面就不妥了。”手指朝上挪,“一层层上去,朝臣、豪门望族,皇亲国戚,这顶尖上怕就是子豪说的英明圣上了。”说着皱皱眉头,问道:“这到了士人一层就顶不了牲口用,再往上越发不堪了,这王家可是在上面吧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